首页 > 文史

林丹汗和崇祯皇帝:晚明历史上的一对[难兄难兄弟]

17世纪中期,蒙古和明朝这两个一直在争夺东亚的帝国几乎同步衰落,后金清帝国相继死于后起之秀,相差9年。历史上,世代为敌最终被第三方吞并的例子并不少见。辽北宋先后灭于金,金南宋先后灭于蒙古。然而,两个相争200多年的帝国,不仅灭亡时间相差很短,而且两个亡国之君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明帝国末代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和蒙古帝国末代可汗林丹汗都是不合格的亡国之君。我的缺陷更多地被时代所揭示,这是不可原谅的。“时代的局限才是真正的局限”,这是不可否认的。

林丹汗与崇祯皇帝相似,

一 两人都很年轻,一个13岁,一个17岁;性格,坚强,易怒;雄心勃勃,希望满足国家的最高要求,崇祯希望成为“姚顺之君”,林丹汗自称“神全智成吉思隆汗”;在事业上,都进入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挽回颓势,与前任相比,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最终都恨水东逝。

二 当内部不稳定,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一个国家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选择是先安内后熙熙攘攘。例如,“林丹汗”的祖先忽必烈先打败了与自己争夺汗位的阿里哥哥,然后南征,摧毁了南宋,建立了元朝。崇祯皇帝的祖先朱元璋逐一摧毁了江南的张世诚和陈友谅,然后以“驱逐鞑靼囚犯,恢复中国”的名义北伐,将元朝赶回草原。

林丹汗和崇祯皇帝:晚明历史上的一对[难兄难兄弟]

历史证明,忽必烈和朱元璋的选择是正确的。然而,他们的后代并不像祖先那样聪明。面对双向压力,他们都实行双拳敌四手政策。面对中原农民军和东北后金,崇祯皇帝在抗击“建虏”的同时,要消灭“闯贼”,@ 国家元气丧尽,“闯贼”进入北京城,“建虏”成为大清朝。林丹汗面对蒙古草原的各个部门,在后金的压力下,为了回报明朝给予的相互城市权益,科尔沁部与“后金”作战,喀尔喀部落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努尔哈赤”结盟,蒙古部落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崩溃,林丹汗战败逃入毛乌素沙漠。

三 林丹汗和崇祯皇帝在40多岁的时候悲惨地去世了。众所周知,崇祯皇帝的亲戚和后代也非常悲惨。这里就不多说了,林丹汗的亲戚和后代也是如此。作为亡国之君,林丹汗的八个妻子都被皇太极及其兄弟臣子瓜分了。当三藩之乱爆发时,林丹汗的后代布尔尼和他的弟弟罗布藏认为这是有机的,并于1675年在察哈尔开始反清。

布尔尼等以为自己高举“光复大元”的旗帜,蒙古各部都会望风而来。出乎意料的是,蒙古各部已经回到清朝40多年了,已经“亲如一家”,没有人来回应。孤立之下,率所部3000人与清军作战,寡不敌众而败,布尔尼兄弟逃跑,不久就被追杀。康熙皇帝平定布尔尼后,绞杀了被拘留在盛京的阿布奈,察哈尔汗室的所有男性成员都被处决了。在这场不成功的叛乱中,林丹汗的后代被摧毁。

由此可见,林丹汗和崇祯皇帝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对名副其实的“难兄难哥”。


林丹汗和崇祯皇帝:晚明历史上的一对[难兄难兄弟]林丹汗和崇祯皇帝:晚明历史上的一对[难兄难兄弟]

,,

  • 解密:明末皇帝崇祯凌迟处决袁崇焕有什么隐情?
  •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行经法场前,刽子手一刀一刀割肉。可悲的是,沿途的人非常讨厌辽东的鞑靼人,更讨厌汉奸。因此,富裕的家...

  • 解密:为什么平西王吴三桂让儿媳建宁公主守寡30年?
  • 2013年4月13日,康熙命令处决吴应熊及其儿子吴世林。吴三桂的叛乱使他的儿子和孙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并将他的儿媳推向了生命...

  • 崇祯临终疾呼大臣亡国:他真的不必为亡国负责吗?
  • 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临死前,写下了一段著名的遗言:我凉德轻蔑,上干天咎,但都是诸臣误我。 显然,亡国之君把亡国之责算在了大...

  • 明末女诗人纪映淮 不忘亡国之恨拒绝清政府救济
  • 明末清初的南京女诗人纪映淮,守闺期间即以诗名饮誉江东。后因朝代更迭,落入生活底层,作品也大多散佚。清初著名文人王士禛...

  • 孙传庭:被手下败将李自成打败马革裹尸收场
  • 孙传庭是明朝末年镇压农民起义的将领,他带领的秦军不仅击败过高迎祥和李自成,还为保卫明朝社稷的安稳做出巨大的贡献。孙传...

  • 明末忠臣黄得功:南明四镇农民工将军
  • 明末,找一个适合正面宣传报道的人比找雷锋更难。然而,穿铁鞋没有地方可找。得到它不需要任何时间——黄得功,政治合格,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