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小沈阳的蛰伏之路很长:第一次参加八旗科举考试失败

据宋人《过庭录》记载,江苏人孙山和同乡去省会参加乡试(乡试第一名“解元”),孙山是最后一名,同乡名单上没有。孙山回家的时候遇到了同乡的父亲。他父亲问孙山儿子是否孝顺。孙山不方便说清楚,就编了两句顺口溜说:“解名到处都是孙山,圣人更在孙山外。”从此,“名落孙山”成了“落第”的代名词。

乾隆三十三年(1758年),18岁的小沈阳应戊子科顺天乡试。乡试是省级考试,考中者为举人,即可参加会试。

科举取士原本是汉族地区选拔官员的制度,始建于隋唐时期,至明初形成八股文应试制度。清朝入关前,已经尝试过科举取士的做法。天聪三年(1639)9月举行了“考生”考试。诸贝勒和满汉蒙古家族的所有学生都被允许参加考试,他们的主人不应该阻止他们。凡考中者必须脱奴(清开国时大量掠夺汉人为奴),“免二丁关役,等待录用”(有200人考中)。天聪八年(1634)三月再考228人。同年4月,举人考试再次举行。刚林、敦多惠、查布海、恩格德、汉人齐国如、宜成格、朱灿然、罗锈锦、梁正大、雷兴、马国柱、王来用、蒙古俄罗斯博客、苏鲁木等16人成为清朝的第一批举人。顺治元年(1644)10月30日,顺治皇帝在皇极门颁布了一项法令,称他将遵循明代科举制度,每三年开放一次。他仍在陈、守卫、丑陋和未来一年举行乡村考试,在子、中午、毛和西部举行会议(入选士兵)。直到顺治八年(1651),以骑射为基础的旗人才开始实行乡试和会试制度。由于当时还没有实现统一,八旗的孩子很少成为文治,录取名额有时比考生多。因此,八旗科举直到康熙十五年(1676年)才开始步入正轨。

八旗科举考试与一般科举考试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乡镇考试还是会议考试,第一场比赛都应该先参加骑射考试。只有通过骑射考试,我们才能进入未来的考核,并尝试满文或蒙古文。乡试录取名额屡见不鲜。顺治八年定为满洲、汉军五十、蒙古二十。从那以后,录取名额减少了。乾隆九年(1744)定为满洲、蒙古27人,汉军20人。地试录取名额降至名四人(满洲、汉军原25人,蒙古原10人)。

虽然八旗子弟“专重骑射,不以文事争能”,但由于八旗兵额有限,基本保持在10万左右,人口激增造成的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旗手子弟得不到当兵的机会。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开始进入考场,尤其是那些在咸安宫学习和八旗学习的孩子,把参加科学考试作为进入官场的重要途径。据朱寿鹏统计,自顺治八年至乾隆戊子科(乾隆三十三年)以来,有75名旗人子弟出身科第,飞黄腾达,其中范承谟(隶汉军镶黄旗,顺治八年进士,曾任福建总督,死于三藩之乱)、阿克敦(隶满洲正蓝旗,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曾任清朝统志、《大清会典》、等待八旗通志作为副总裁),尹继善(隶满洲镶黄旗,雍正元年进士,历任两江总督、陕甘总督、军机处大臣)。

在八旗的孩子中,到处都是目不识丁的人。很多人既不懂汉字,也不会说满语,也不学无术。自顺治元年以来,清军入关,定鼎中原。从龙入关的八旗强队被汉族包围,汉语在交流中显示出重要地位,而满语因其使用机会减少而逐渐被废弃。尽管清朝统治者尽最大努力提倡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但他们仍然无法改变满语日益灭亡的局面。据昭(木连)在《啸亭杂录》中记载,乾隆时期,大多数宗族贵族都不会说满语。乾隆皇帝曾经“召见宗族公众,宁盛额不用国语处理”,“十岁以下的人应该参加小考”。每年“十月中旬,钦派王子、王、公、军机大臣等,亲自考清语、弓马,诸宗室视其父爵,列次考试。其优者,带领引见,上每赐花羽、缎匹奖励;其劣者,停其应封之爵以耻”。以是否掌握自己的民族语言为攻击爵位的条件,这本身就足以反映问题的严重性。

和珅精通四种语言:满、蒙、汉、藏。他也能背诵《四书》和《五经》。他熟悉写八股文。然而,命运之神和他开了个玩笑。他在戊子科乡考试中落后于孙山。

自八旗科举考试开放以来,乡镇考试的录取名额一直在减少。乾隆九年设定的名额只有顺治八年的55%,但考生数量比以前大幅增加,这使得一些有才华而不是杰出家庭的孩子不可避免地陷入厄运。对于考官来说,总要用有限的名额来“纳结权贵”,“期间可能不会收受贿赂”。权衡取舍时,“爵高者必录,爵高者少者B之,财富者多录,财富者不素名者B之”。因此,自清初以来,因次科考“大臣子弟居多”。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在权贵云聚的帝都真的多如牛毛,也许这就是和沈阳落后的真正原因。虽然科举考试不是八旗子弟入仕的唯一途径,但毕竟让相当自负的小沈阳极度不开心,留下了“翻悔回来增加失望,世界上谁是知己”的诗句,小沈阳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


小沈阳的蛰伏之路很长:第一次参加八旗科举考试失败小沈阳的蛰伏之路很长:第一次参加八旗科举考试失败

,,,,,,,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解密:为什么孤独的英雄光绪一生中唯一一次笑?
  • 光绪34年1908年10月卧床生病。这时,慈禧也生病了。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病得很重,但我认为佛陀(指慈禧)会死在我面前。如...

  • 乾隆皇帝是怎样处理贪污案的?贪污多少就被杀
  • 在养心殿乾隆帝办的另一件大案是王亶望贪污案。 王亶望,山西临汾人,江苏巡抚王师之子。亶望考取举人后,没有参加会试和殿试...

  • 揭秘:哪个皇帝失去了中国19个附属国?
  • 一个朝代到了末年,呼啦啦大厦就要倾倒了。不管皇帝怎么用尽全力,他都无法挽回潮流。他只能看着这个朝代在风雨中落花流水。 ...

  • 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谜大揭秘 沈阳究竟有何优势
  • 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努尔哈赤在建都东京时,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在当时的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

  •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多近视 欧阳修与纪晓岚也在其列
  • 据《中华遗产》记载:曾经有好事者根据史料,列出了一串古代近视文化名人:有战国时期法学家韩非子,有唐代大诗人韩愈和白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