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英宗被俘疑云:王振家田被俘,因为他没有踩坏太监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拉首领也以明政府减少奖励为借口,兵分四路,大举攻明,亲自率领一支大军进攻大同。

瓦拉军来势汹汹,明朝守卫西北的士兵,几次交战失败,迅速向京师请兵救援。太监王震对瓦刺的军事进攻一无所知,认为只要英宗亲征,瓦刺兵就能被吓跑。因此,在明朝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他鼓励英宗亲征,让英宗效仿宋真宗亲征,赢得青史留名。英宗通常听王振言的话。同时,他们也想象自己能像曾祖父一样取得巨大的成就。他们认为亲征是他展示自己的好机会,所以他们不与大臣讨论。他们采纳了王振的注意:皇家驾驶亲征。

为什么瓦拉要进攻大明?明英宗御驾亲征的结果如何?

其实这两个问题都和太监王震有关!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瓦拉原是蒙古的一部分。元朝死后,一些蒙古人返回蒙古草原和东北地区。经过明政府的几次重大打击,逐渐分为鞑靼、瓦拉和唐良哈。明初,三部分屈服于明朝,每年都向明朝贡献。

明英宗被俘疑云:王振家田被俘,因为他没有踩坏太监

永乐之后,瓦拉部变得越来越强大,逐渐控制了鞑靼人,然后征服了唐良哈,统一了蒙古三部。统一后,瓦拉成为明朝北方的主要敌人,多次骚扰边境。

王振擅权,不加强北方边防,还接受瓦拉贿赂,与瓦拉贵族走私。

瓦拉自与明朝建立“通贡”关系以来,每年都派出贡使携带良马等货物到明朝贡品,明朝政府根据朝贡的数量给予相应的回报。

起初,瓦拉每年到明朝的贡使不超过50人,后来人数飙升至2000多人。王震对瓦刺的妥协逐渐激发了瓦刺的野心。

今年2月,瓦拉首领还派出了多达2500人的贡使团,为多领赏物,虚报3000人。

然而,这一次,王震可能是“良心发现”,但他要求礼部根据实际人数给予奖励,并将瓦拉贡马降价五分之四,仅支付要求一切的五分之一。这也给了瓦拉一个借口,让他先大举攻明。

现在回答第二个问题。

由于英宗的死亡命令:两天内召集了20万军队。王震勉强凑够了人数,随便配了一些粮草和武器,就出发了。

当时还有100多名文武官员与英宗、王振同行,如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匡,但英宗让王振独占大权。

由于准备仓促,组织不当,军心不稳定,尚未到达前线。

先听说英宗亲征,就想引诱明军进入大同及其以北地区,一举歼灭。

在进入大同之前,明军走了一个多月,王震看到瓦拉军队北撤,认为英宗亲征有效,坚持北进。

守卫大同的宦官郭敬将前几天发生的事告诉王震,如果继续北进,“正中瓦拉之计”。王震听了传令,迅速撤军。

王振本想从紫荆关撤军,这样英宗就可以经过他的家乡蔚州,让英宗幸运地向父母和村民展示自己。

王震再次命令将紫荆关带回北京。王震没有与瓦拉作战,也就是说,他匆匆离开了军队,军事纪律更加混乱。走了40英里后,王震突然想起,军队践踏了自己的土地,努力改变英宗的道路,这推迟了军队的撤军日期,并被土木堡包围。

好吧,他自己的财产得救了,几十万大军做了冤魂,自己的主子皇帝当了别人的俘虏。

当时,明英宗周围的护卫将军范忠义愤填膺,喝道:“王振老贼,是你这个奸夫误国葬送我大明50万将士,你罪恶滔天,饶你不得,我为天下杀这贼!”举锤打死王振,一时大幸人心。后来为了掩护英宗撤退,被乱箭射死,年仅49岁。


明英宗被俘疑云:王振家田被俘,因为他没有踩坏太监明英宗被俘疑云:王振家田被俘,因为他没有踩坏太监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纵欲时代:明朝历史上最难得的模范夫妻?
  • 明朝是一个纵欲的时代。朱元璋开国以来,发动了建妓院、增税的“革命”,鼓励土豪劣绅召妓嫖娼。从此,明朝进入了放荡放纵的时...

  • 朱厚照是个好皇帝吗?荒唐却颇有作为?
  • 明武宗朱厚照,生母为张皇后。两岁时,他被任命为皇太子。因为孝宗一生只爱张皇后,张皇后只为孝宗生了两个儿子,第二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