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汉灵帝,很多人可能会想到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句子“先帝不叹于桓灵”。在诸葛亮看来,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汉朝的衰落与汉桓帝和汉灵帝的20多年密不可分。事实也是如此。那么,是汉灵帝太无能太昏庸,以至于被十常侍蒙蔽,被奸臣玩弄,大权旁落,才导致天下纷乱吗?不是。正史中的汉灵帝,虽然昏庸,但绝不糊涂,甚至可以说,汉灵帝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君主。汉灵帝在即位之初只是一个12岁的男孩,但短短四年后,汉灵帝在宦官的帮助下成功地摧毁了窦氏集团,包括宫中的长辈窦太后。这样的君主,怎么会是无能的庸主呢?
然而,随着汉灵帝权力的扩大,他的欲望也在不断扩大。汉灵帝今年26岁,是一位成熟的君王。此时,外戚势力已全部铲除,宦官势力日益壮大,幕后的主导地位是汉灵帝。一方面,汉灵帝必须依靠朝廷的一些大臣。毕竟,他必须依靠朝廷公卿来帮助处理国家事务。但另一方面,在宦官势力的帮助下,它经常被压制。去年,汉灵帝想建宫殿,结果三公之一的司徒杨赐顶牛不干,汉灵帝很无奈很窝火。幸运的是,朝廷中也有一些人看着汉灵帝的眼睛,宫殿终于建成了,但是,汉灵帝对朝廷公卿的印象却更差了。因此,今年,汉灵帝连续罢免了三公中的太尉和司徒。去年,他被送到太常寺负责皇宫的后勤工作,而不是为自己工作。
但是,正汉灵帝太聪明了,所以“聪明反而被聪明误了”。当皇帝对待臣下时,他只知道盲目地注重权力,失去了对国家和人民最基本的义务,然后皇帝逐渐成为世界正直的官员和世界人民的敌人。然而,汉灵帝还有很多年的悠闲日子。在中国,作为臣子,尤其是一个优秀的臣子,即使一个君王是残忍和愚蠢的,他也往往更加害怕和无能为力。相反,一些恶人,如董卓、曹操之流,可以突破君臣之间所谓的大防。只要你混蛋,我就比你混蛋。
汉灵帝在汉朝历代君王中,在中国历代君王中,都算是个性十足的主。虽然当时世界各地都有暴动,但在汉灵帝看来,朝廷公卿和十常侍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至于一些边民的骚乱,更不值一提。因此,汉灵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汉灵帝没有唐后主写词的天赋,也没有宋徽宗的绘画能力,但汉灵帝也是一个有自己独立追求的人。汉灵帝最大的追求就是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赚钱几乎成了汉灵帝二十年来最大的“政绩”。
为什么说汉灵帝的[聪明]最终埋葬了大汉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