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正常死亡的历代皇帝中,十六国时期后,燕皇帝慕容详死前死后的经历堪称特例。当他活着的时候,他被捆绑斩首,血溅了三丈,死了;死后,他被挖出坟墓,砍死了尸体,卸下了八块,一片狼藉。对慕容如此残忍的人,一个是慕容鲜卑的慕容林,另一个是同源拓跋鲜卑的拓跋贵。粗鲁、野蛮、残忍、血腥在这两个来自大鲜卑山亚寒带原始森林的同源异流少数民族中得到了诠释。慕容详,这个不该当皇帝的人,趁乱自立,又开了一个门户,鬼迷心过了一把皇帝瘾,竟落得这样的下场。
慕容详(?—397年),慕容鲜卑宗室,后燕开封公。历史上,后燕的前身是前燕,前燕吴王慕容垂因名气高而被排挤,被迫投奔前秦傅坚,后来前燕被前秦灭亡。飞水战后,前秦境内大乱,慕容垂趁机复国,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县),史称后燕。十六国后期,后燕是北方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北魏曾是其从属国。后燕建兴六年(391年),北魏国君拓跋贵派表弟拓跋谷出使后燕。结果,他被拘留在中山作为人质。“然后停止寻求贿赂”(“魏书”),拓跋贵恼羞成怒,北魏与后燕分手。此后,两国战争不断。
后燕永康二年(397年)三月,北魏国君拓跋贵利用后燕内乱的机会,亲自率军攻打后燕都城中山,其猛烈的攻势使后燕士兵难以抗拒。看到破城即将来临,大灾难即将来临,又担心叛臣慕容林率先占领龙城(今辽宁朝阳),后燕皇帝慕容宝带领王子和宗室弃城北奔,逃往龙城,造成“中山城无主,人民困惑”。鉴于北魏军队的勇敢和残忍,特别是建兴十年(395年)北魏军在参与皮(今山西阳高)击败燕军后“侵略……是坑”(“资本治理”)事件的极端恐惧,中山士兵决定发誓死亡抵抗,可以保持一段时间,宁愿光荣死亡,永远不要当俘虏屠杀。
慕容宝北逃是一个临时起点。当时,慕容详留在中山,成为中山市地位最高的慕容宗室,因为他是后燕皇族的远支,没有收到逃跑通知。外有强敌,内有混乱,群龙无首,局势失控。士兵们推荐慕容详为指挥官,抵御拓跋贵的攻击。“燕开封的公共知识远低于宝藏,城市以中立为主,闭门拒绝”(《资治通鉴》)。由于中山城建得又高又固,数万视死如归的士兵严防死守,拓跋贵久攻不下,人困马累,伤亡大,粮草不济,不得不撤离,中山城暂时逃脱;但慕容详认为,中山保卫战的胜利是他自己的功劳,他内心的欲望开始动起来。
慕容宝在逃跑途中得知拓跋贵撤军,中山脱离困境后,读到慕容详抗敌有功,干脆委以大任,“以开封公慕容详守中山”(《晋书》),让他留在中山,保卫国都。赞美属于赞美,晋升属于晋升,但慕容宝对慕容详的怀疑也是由此产生的,尤其是“城市共立慕容普邻(即慕容详)为主”(魏书)、慕容详令人眼花缭乱的一幕,让流离失所的慕容宝感到无耻和不安。因此,在安抚慕容详的同时,“遣西河公库羞辱官员,率众3000帮助守卫中山”(金书)被称为助阵,但实际上受到了约束,防止慕容详趁机做大做强。
不是敌人不聚头。慕容宝北逃往经济陷阱城(今河北井兴县)时,遇到了不久前秘密篡位的赵王慕容林。慕容林心虚。看到慕容宝后,他吓得带领部众赶紧逃到蒲阴(今河北顺平),然后南来望都(今河北望都)驻扎,对慕容详驻扎的中山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慕容林一直反复无常,慕容详担心自己会打中山的想法,决定先下手为强,“遣兵掩击林,获妻”(“资治通鉴”)。战败后,慕容林率残部逃到深山,然后到丁零国,聚集力量,等待报仇的机会。被袭击,妻子和孩子被俘,这件事成了慕容林未来杀死慕容详的伏笔。
在击败慕容林后,慕容详越来越得意忘形,自以为所向披靡,天下无敌。此后,慕容详竟敢以卵击石,主动挑衅拓跋贵。当时拓跋贵因为常年带兵出国打仗,军中粮食供应不足,命令拓跋仪离开叶城(今河北临漳),迁至巨鹿(今河北巨鹿)驻扎,在杨城(今河北完县)积累粮食供应等物资,攻打中山时取用。一天晚上,慕容详派出6000步兵袭击几个扰乱北魏军的驻地。由于计划不周,行动不密,他被蛇咬了。“贵打破,斩首5000,活捉700人”(《资治通鉴》),慕容详受到重创。
此后,慕容详不敢轻易出兵,决定龟缩在中山称霸王。当年5月,慕容宝派出的库进入中山与慕容详汇合。一个是皇帝的心腹,另一个是中山之主。他们有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观点。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变粗。”燕库官进入中山,公开攻击开封。慕容宝派来的军队全部被慕容详吞并。慕容详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断坚持城内其他势力,“杀中山尹福谟,夷其族”(资治通鉴),城内一片血腥。利用中山内乱,拓跋贵再次围城,想一举攻下中山,城中人民怕北魏军乘虚攻入,男女老幼互相结盟,自发地奋力抵抗外敌。
由于粮草匮乏,拓跋贵围攻中山几天后,再次“罢中山之围,就谷河间”,到河间(今河北河间)筹备军需,以图再战。拓跋贵一次又一次地攻城失败,慕容详“自称能但魏兵,威德已振,即皇位,改元建始,置百官”(“资治通鉴”),后燕就此分裂。慕容详称帝后,杀死了被拘留在中山七年的拓跋谷,以固众之心,壮中山声威,拓跋贵“闻之哀悼”(魏书)。应该说慕容详的举动对中山非常不利。拓跋贵和拓跋贵有着深厚的感情。有拓跋贵作为人质,拓跋贵投鼠忌器。拓跋贵死后,拓跋贵毫无顾忌,对慕容有着切齿之恨。
在解决了就食问题后,拓跋贵再次将中山包围得很紧。看到北魏军一时半会儿攻不进来,中山城无虞,慕容详干脆坐井观天,在中山城胡作非为,“荒酒奢淫,杀人无度,杀王公以下500多人,内外震局,不敢违抗”(《晋书》)。由于长期被围困,中山城空无一人,最后没有食物可吃。“城里饿了,不听民出采,死者相枕。”慕容详担心拓贵会趁机杀人,严禁人们出城挖野菜充饥。军民受不了饥饿的威胁,对慕容详失去了信心,希望被打跑的慕容麟能进中山主持大局。
看到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慕容详此时也被吃饭问题所困扰,不得不派辅国将军张翔带领5000名士卒出城到常山(今河北正定)监督粮草。早已等待机会的慕容林趁机与张翔的团队混在一起,“自丁零进入香军,潜入中山”。守城士兵看到慕容林来了,主动打开大门迎接他。7月,慕容林进入中山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执详,斩之”(《资治通鉴》),活捉醉生梦死的慕容详,然后砍头废墟其帝号,最后报了慕容详之前“遣兵掩攻林,获妻”的一箭之仇。五月是帝位,七月被废杀,慕容详在位两个月,历史上被称为开封公。
慕容详被杀后,慕容林自立为帝,三个月后被拓跋贵击败逃亡,中山失陷。平定中山后,拓跋贵吸取了参与陂屠杀俘虏失去人心的教训,赦免了中山所有投降的公卿大臣,但拒绝放过死亡埋葬的慕容详,于是“发慕容详冢,斩其尸”(《资治通鉴》),挖开慕容详的坟墓,砍掉它的尸体,为死去的表弟拓跋谷报仇,发泄压在心里半年的怨恨。慕容详虽然被砍了两次,值得同情,但也属于“邪恶的责备,灾难无法”(《晋书》)。他只想快乐一段时间,不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可以说是自作自受。世间江湖无处不在,出来混,迟早要还。
后燕皇帝慕容详:历史上唯一被斩两次的短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