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海是慈禧身边的红人。10岁入宫,幸运的是曾经是咸丰帝身边的皇室太监。因为做事灵巧有眼光,赢得了咸丰帝和叶赫那拉杏贞的青睐,称他为“小安子”。咸丰死后,安德海成了慈禧的心腹。同治八年后,他奉慈禧之命,到江南买衣服,到山东,被巡抚丁宝真俘虏处决。为什么一个地方巡抚敢杀慈禧身边的大红人?私下里两个人有恩怨吗?事情没那么奇怪。
咸丰死后,遗命以皇长子载淳继承皇位,并派苏顺等八位顾命大臣辅毕幼主主持政务。然而,幼主的生母慈禧暗中与恭亲王奕欣发动了新友政变,杀死了顾命的八大臣,夺取了政权,与孝贞展示了皇后两宫并尊,形成了“二宫垂幕,亲王议政”的格局。在新友政变中,安德海作为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奕欣之间的秘密联系人,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他被提升为总管太监,成为朝鲜的杰出人物。慈禧身边的大红人。自从他成为慈禧身边的红人后,大多数人都不在乎他们想做什么。他们以名利为诱饵,培养党羽,广交朝臣。有一段时间,安德海人满为患,权势朝野。人们把他比作明朝宦官魏忠贤。
同治八年(1869年),长期在宫中的安德海想出宫,借此机会筹集资金,于是借口为同治皇帝的婚礼做准备,一再要求慈禧太后派他到江南买龙袍,为宫中的婚礼做准备,并获得慈禧太后的许可。在太后的支持下,安德海忽视了清朝不允许太监出宫的祖先制度,带领一群追随者前呼后拥地出京。
鉴于明朝太监专权祸国的历史教训,清朝对内廷太监的管理一直极其严格,坚决防止太监干预朝政。开国之初,顺治皇帝就顺治十年(1653)颁布了神秘书,对太监管理作出了规定:第一,不经过派遣,不得擅自离开皇城;第二,职务以外,不得干涉一件事;第三,不允许吸引外人;第四,不允许外官移交;第五,不允许弟侄亲戚秘密移交;第六,不允许以假弟侄的名义购买房地产,从而控制政府,扰乱人民。两年后,顺治皇帝命工部在宫内交泰殿门前铸造铁牌,以示警戒。后来成为清朝皇室的祖先家法,但如果有太监触犯,就会被处以极刑。同时,《钦定宫现行规则》还规定,太监级只有四个产品,非奉差遣,不得擅自离开皇城,违者杀无赦。安德海当时只是六品蓝羽太监。在慈禧太后的宠爱下,他违反了祖先制度,擅长在未知任何官方衙门的情况下进行宫廷禁令,最终给他带来了致命的灾难。
虽然安德海被称为钦差,但他没有携带任何公文,一路上也太强大了。因此,当他经过山东德州时,德州知州赵新闻对此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他没有收到“明降命令”和部分文件传知(清朝派大臣到北京,军事机械办公室发送公文,沿途地方官员按礼物欢迎)仆人下船购买物品时没有出示“牌照调查”(清朝命令北京士兵由兵部签发身份证,经过各地,无需花钱购物,凭证可获得地方政府提供的物资)。为谨慎起见,赵新立即将此事上报巡抚丁宝真。
丁宝真是一位刚正激烈、一清如水、铁面无私、不喜欢追求的好官。他早就对安德海凭西太后的宠爱不满,各种违法行为。接到报告后,他提出了秘密折扣,陈述了安德海“震惊地方”的各种违法行为,并抱怨了自己的职责。“我不得不截获审判办公室,以便谨慎”的充分理由写道:1、清朝200多年来,宦官不允许与外人交接,“没有坏太监到各省”;二、龙袍是皇家服装,自有织造谨制,不需要太监远涉侵费,而且皇太后、皇帝崇尚节俭,断不需要太监出去采购,即使实际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必须有明降谕旨和部文传知;第三,像往常一样,太监往返要有传牌勘合,千万不要听其任意游兴,漫无稽之谈;第四,龙凤旗是御用禁物。如果是内廷供应的太监,知道礼法,何敢违法妄用;第五,出差带女优,尤其是不成体制。
8月2日,安德海在泰安县被知县何玉福抓获,丁宝珍亲自审讯,与其跟随陈玉祥等三人立即被押往济南。8月6日,丁宝珍收到军机处发来的秘密文件,称:“太监擅离远出,有各种违法行为。如果不严惩,为什么要以皇宫禁令为榜样?丁宝真迅速派委干部到所属地方对六品蓝陵安姓太监进行严密查处,使随从人等指示确实如此,没有审讯就可以就地正法,不允许其狡猾。如果太监听到风折回到直境,那就是曾国藩一体化,严格执行正法。若有疏纵,只该督抚是问,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的人,并以严拿分别处罚,不再请愿。“8月7日,丁宝真亲自检查确实后,遵守安德海在济南的规定,刽子手用大刀挥舞,安德海这个邪恶的头滚落在地上。距离安德海被捕不到五天。
这一惊人的举动,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震惊了清朝野。曾国藩称赞丁宝真为“英雄”。丁宝真为人民除害,也让朝野上下人心大快。
谁杀了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安德海?安德海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