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帝宇文勇(543)―578年),字你罗突,鲜卑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南北朝北周第三皇帝。560-578年公元在位。宇文勇在位期间,杀害了权臣宇文护,摆脱了鲜卑旧俗。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人民生活稳定,国势强大。宇文永生活节俭,能及时关心民间疾苦。公元575年,宇文勇大举进攻北齐,一年半后灭北齐。公元578年,宇文勇率军分五道伐突厥,英年中逝时年仅36岁,死后为武帝,庙号高祖。 宇文勇比杨坚小两岁。如果宇文勇不英年早逝,那么宇文勇不可避免地会结束南北朝的统一分裂,而不是杨坚。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柴荣在位期间,全军练卒,裁掉冗弱,招抚流亡,减税,使后周政治清明,人民富裕,中原开始复苏。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在议取幽州时病倒,不久去世,年仅39岁,庙号世宗,睿武孝文皇帝。
柴荣面临着一个分裂的中国地图。后周,只有中原地区继承了五代短命政权。南方还有李静的南唐、钱珠的吴越、刘生的南汉、孟昌的后蜀、高保融的荆南三州、清远军(今福建泉州)的陈洪进。湖南原楚国地区正由周行逢和王悝jy残酷竞争。北方强大的契丹咄咄逼人,总是像悬在中原王朝头上的利刃。后汉的残余北汉控制着太原地区。在契丹的帮助下,他总是准备在后周报仇。 柴荣刚继位后,北汉刘氏带着主子契丹国数万骑兵进攻后周。满朝文武一片惊恐,从未领兵的柴荣说,要御驾亲征,正面迎战,
双方在高平展开激战。周世宗亲自骑马参战,亲军将赵匡胤与将军张永德率领2000人力战。周军奋战,北汉军大败。辽军怕周军,不敢救北汉军,退回代州。
在高平战役中,赵匡胤崭露头角,周世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稳定了局面,使新成立的后周朝廷转危为安。杀死宿将范爱能和何徽,极大地打击了五代以来傲慢的士兵的火焰,建立了他们在军队中的绝对权威。
柴荣只比赵匡胤大七岁。因此,如果柴荣英年早逝,柴荣必须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而不是赵匡胤。
总之,北周武帝宇文永的才华永远不在杨坚之下,后周世宗柴荣的才华永远不在赵匡胤之下。如果他不英年早逝,就永远不会有杨坚建立的隋朝和赵匡胤建立的宋朝。
宇文勇和柴荣:有能力统一世界,但英年早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