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甘肃乾隆反腐:50多名各级官员被判斩首示众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清朝成立以来最大的腐败案件发生了。从封疆大官到州牧县令,多达100人被判处死刑 多人,其中56 名字被砍掉了头。这是甘肃省官员谎报灾救、贪污捐监粮的大案。乾隆皇帝曾经非常依赖的封疆大官王,是这起特大贪污案件的首犯。山西临汾人王,自举人捐纳知县,累任知县、知府,乾隆39年(17744年) 年) 调任甘肃布政使,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

甘肃贫瘠的人口贫穷,是中国最贫穷的省份。每年,户部都要拨出巨额资金购买粮食,以养老受害者,为满汉当地驻军和新疆救济提供需求。乾隆25年(1760年),为了节省国库开支 年) 清政府特别允许甘肃和其他省份的商人向监生捐赠粮食,以解决当地粮食短缺的紧急情况。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缩写。甘肃省内外商人赴甘购买监生头衔后,不要求千里迢迢进入北京进入国子监学。然而,他们享有与学者相同的权利。他们可以直接参加乡镇考试,进入官场,或者有资格向监生捐款。因此,捐监一路是当时富商子弟入仕的捷径。此外,甘肃的捐赠价格较低,每个人只需要麦豆四五十石,外省商人蜂拥而至。

出乎意料的是,行之几年,诸弊丛生。一般来说,处理手术的地方官员借此机会贪污,挪用捐监粮,甚至干脆折收银员,以便中饱囊。清政府不得不下令暂停甘肃的收捐。停止捐赠后,户部仍每年拨款100多万元到甘肃购买粮食,甘肃官员仍抱怨粮食短缺。乾隆39年,陕甘总督勒尔金要求恢复捐赠监督的旧例子时,户部遵守会议认为可行,乾隆皇帝很快就被允许。鉴于以往积弊多端,乾隆皇帝特选调聪明能干、善于理财的王为甘肃新任布政使,专门办理全省收捐监粮事宜。

王上任之初,就向乾隆皇帝保证,“随时随地,实力雄厚,服务期间的颗粒都是真实的”。秘密地,王与总督勒尔金勾结,命令全省收捐各州县的捐赠监督员无需缴纳粮食,全部折成银两收捐,全部上缴兰州知府他和蒋全迪。这样,白银滚滚而来,捐赠监管粮食却消失了。仓库是空的,怎么解释?

王有自己的妙计。他和蒋全迪每年夏秋都在省府兰州秘密合计。没有灾报,没有灾报,没有小灾报,没有大灾报。他们命令各州县根据自己的虚拟数量支付虚假的“捐赠监管粮食”。看到王如此大胆,各州县都取得了成效。

原平番县知县何汝南,主持本县办灾两年,浮开救银6 两万多,纳入私囊;原狄道州知州陈常,三年内共办监生执照4000多张,每个多收银员100多张 两、共贪污银24万余元。

甘肃省各州县长100多名官员从乾隆39年捐赠至46年,几乎没有人贪婪。这些州县官还要用赃银结络老板,比如上面提到的知县何汝南,前后给王淑望银1.8万 余两,“ 馈送” 蒋全迪6000 余两,总督勒尔锦交他买东西,花了6万银 余两。一位名叫麦桓的广东人做得更荒谬。他被分配到甘肃省补知县。当时,他正赶上各州县申请夏季灾难。为了弥补县官利用灾难赚取大量油水,他请人疏通蒋全迪,最终达成协议。麦桓送王、蒋全迪8万 两银。麦当时手里没钱,应允许冒办夏灾得银后,如数送。就这样,蒋全迪保荐他升补靖云知县,麦桓则风风火火地大办“捐监救灾”,筹集银两还债。

不可思议的是,甘肃省上下官员串通一气,上下相蒙,竟然长期作弊而未被发现。王还在乾隆42年(1777777年)省去了每年几十万银的“弊绝风清、仓储充足” 年) 抽调浙江巡抚,资金丰厚而去。继任甘肃布政使的王廷赞,如法炮制,花样翻新,统一规定报捐时,各州县每人折收55银 除办公费4外,两个 两外,再加2 两种所谓的“心红纸费”。

王、王廷赞先后主持甘肃捐监六年,每年捐赠人数为4人 乾隆皇帝后来说,“历年捐监生不下几十万”并不夸张。若以每名55 两计, 监银共收捐1300元 万两以上。在这笔巨款中,虽然有一小部分是用来购买粮食作为救灾,但大部分是流入甘肃省大大小小官员的口袋,其数量不少于1万银 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财政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乾隆四十六年(1781) 2000年)夏天,大学士阿桂、尚书、小沈阳带领军队进入甘肃,平定回民反清事件。他们先后报名入境,遇到了阴雨。乾隆开始怀疑。他觉得甘省之前连年报都是干旱诈骗的,一定要深入研究数百万石头“捐监粮”的下落。想起不久前王梦愿意捐银50元 万两( 这个数字相当于浙江巡抚每年养清银的50 倍) 乾隆皇帝判定,王的巨额家资必须与贪污甘省捐监粮有关。于是命令阿桂和新任陕甘总督李侍尧查处此事,要求他们“根到底,命令水落石出”。

阿桂和李侍尧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他们选择甘肃现任按察官使福宁作为突破口,让他和盘托出了通省官员如何玩法营私、冒救贪污的内幕。

虽然勒尔金、王廷赞和王在北京和浙江狡猾,但今年7月,乾隆皇帝有足够的证据来判断腐败集团的第一个罪犯:王立即被斩首,他的儿子王邱和其他人派往伊犁,其他不到12人 年满12岁的幼子暂时监禁刑部大狱 岁时陆续发遣;勒尔锦因平定回民起事不力而被监禁成死罪。这次贪污事件,“从宽礼令自尽”;今年秋审时,王廷赞绞刑处决。至于其他大大小小的墨吏,阿桂、李侍尧也根据《大清律例》中的“监守自盗1200多人斩监候” 的律文, 拟定皋兰县知县程栋等666 秋审处决时,员斩刑。至于其他大大小小的墨吏,阿桂、李侍尧也根据《大清律例》中的“监守自盗1200多人斩监候” 的律文, 拟定皋兰县知县程栋等666 秋审处决时,员斩刑。


甘肃乾隆反腐:50多名各级官员被判斩首示众甘肃乾隆反腐败:50多名各级官员被判斩首

,,,,,,,,,,

  • 咸丰皇帝是怎样的皇帝?为何说咸丰特别好色
  • 有书记载,咸丰不顾兵败割地赔款,国家陷于危难之中,躲在热河行宫寄情于声色,聊以自娱,自我麻醉。他有所谓汉女四春:牡丹...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清朝道光皇帝执政期间都发生发生了哪些大事?
  • 道光年间指的是清朝后期道光皇帝在位的时期,长达30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段时期,在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当时...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慈安和慈禧一起听政治 她若不死 慈禧哪容放肆?
  • 至于慈禧,恐怕大家都知道,但在晚清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直被忽视,她就是东太后慈安。 慈安16岁入宫,刚开始只是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