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什么齐桓公活活饿死?康熙也被视为教材?

让康熙皇帝哭泣的英雄之一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小白·齐桓公。他悲惨的暮年让康熙感到同样的疾病和怜悯。当时,王子贝勒正在为皇帝的宝座而战。康熙年老体弱,担心自己会成为“齐桓公第二”。

齐桓公曾是春秋时期的重量级人物。当然,这种威望和力量绝不是吹牛和欺骗的。顾问管仲是他统治诸侯的智力支持。齐桓公是那个时代第一个统治诸侯。虽然齐国的军事力量不是领导者,但齐桓公的勇气和正义是其他国家难以承受的。

江小白干了42年的“寡头政治”,前后召集了26次“国际和平峰会”,派出了28次军队。要么帮助被外族欺负的诸侯小国打群架,要么清理翘尾巴的诸侯大国。据《史记》记载,齐桓公自称:“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归。“他政治上“尊王熙夷”的广告词把落汤鸡般的周朝皇室抬到了最显赫的位置。同时,他还戴上了“国际警察”的服装道具。他曾在诸侯会盟公开场大模大样地说:“诸侯莫违寡人!“齐国“老人”的地位似乎得到了大多数盟国的默许。

为什么齐桓公活活饿死?康熙也被视为教材?

齐国不仅是老滑头,而且战争对姜小白来说似乎是一种幸福。齐桓公在任何地方都有篝火和狼烟,在任何地方都充满活力。关键时刻,齐国拉了燕国一把,齐桓公亲征,帮助燕国打败了经常骚扰的山戎部落。这场大胜使燕国受用了100多年,北方小部落一提到姜小白就头疼。士兵们凯旋,燕国君主亲切地送行,只是客人和主人打招呼,不知不觉地越过了国家的边境,这种无意中的失态显然与古代仪式不一致,使双方都非常尴尬;齐桓公展示了中国大国的领导风格,《史记·齐太公家族》写道:

燕庄公送桓公回齐国。他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走出了燕国,这让燕庄公很尴尬。齐桓公笑着说:“除了周天子,诸侯之间的欢迎不应该超越自己的境界,我绝不会让燕国君主处境尴尬。”他立即宣布,将原本属于齐国的土地无条件割让给燕国,这样燕国国君就不会出国了。

《齐太公家族》还记载了另一个典故,只是为了一件小事,齐桓公不惜休妻、断邦交、打战争。他有传统英雄所必需的个性条件:“桓公和他的妻子蔡姬在船上玩。蔡姬习水,荡公;恐惧,停止。不止,出船。愤怒,归蔡姬,弗绝。蔡亦怒,嫁给他的女儿。桓公怒不可遏,兴师往伐。”

就是这样一个让诸侯闻风丧胆的枭雄,没有听从关仲临终的劝诫,铲除了身边的三个亲信,导致姜小白自种祸根,死不闭眼。这三个亲信是:为了追求权力,“自宫”的宦官竖刁,把自己的儿子做成蒸肉,奉献给齐桓公的“烹饪专家”易牙和“跟屁虫”、卫国贵族卫开方15年不肯回家省亲。管仲认为这三个家伙是齐国的知己。他曾对齐桓公说:“如果你忍心伤害自己的身体,对别人来说不是更自然吗?若对自己的骨肉下得狠心,对别人还不是蛇蝎心肠?连父母妻子都能抛到九霄云外,别人算什么?国君在私生活中总是有一些爱好,否则,还有什么乐趣呢?然而,这些爱好绝对不能干扰国家大事。在我死之前,你可以约束你爱的三个恶棍;我死后,恐怕他们会像洪水一样为所欲为。”

为什么齐桓公活活饿死?康熙也被视为教材?

培根说:“君主使用雄心勃勃的人,必须善于控制他们,让他们觉得他们总是在前进,没有后退的危险。除非他们必须这样做,否则最好不要使用雄心勃勃的人。这简直是废话!世界上有很多专家。谁愿意把水引进墙里,用希特勒式的野心家?问题是,区分雄心壮志的眼睛长在谁的头上;幸运的是,有这样的知识,是否有英雄勇气和政治智慧。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沉睡在床上,不久就死了。管仲的话真的实现了。

姜小白终于到了“英雄垂暮”的时刻,他病得起不来了。身边的三个亲信看不到便宜,就转而投靠齐桓公的一个儿子姜无亏,答应除掉王子姜昭,帮这个雄心勃勃的家伙继承王位。齐桓公的背运来了,政治阴谋开始了。他的宿舍被迫戒严,任何人都不允许进出。三天后,姜小白奄奄一息。看到他断不了那口气,竖刁、易牙愤怒地赶走了御前侍从。宿舍周围筑起高墙,冷清的宫殿里空无一人,只有叫天不语,叫地不灵的“老英雄”。没有人知道他死的具体时间。尸体腐烂后,恶臭刺鼻,苍蝇飞来飞去;密密麻麻的蛆爬到宫墙外——“春秋五霸”的英雄时代悲惨地结束了。如果九泉知道齐桓公是否后悔没有听管仲的话?

英雄离不开优秀的智囊团,比如项羽。智囊团分手了,可以拉剑擦脖子;另一个例子是姜小白,他不仅失去了智囊团,还引进了三个别有用心的掘墓者。因此,英雄甚至找不到自杀的机会,只能烂在自己的床上。

老康熙曾经给儿子们举过桓公的例子。他最担心的是身后的一块肉。父母和孩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家庭、义务和责任纠缠不清,但在权力面前,所有这些美好的东西都会消失。没有人愿意看到这种悲剧,但悲剧正在进行中。


为什么齐桓公活活饿死?康熙也被视为教材?为什么齐桓公活活饿死?康熙也被视为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