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昭君,大家都知道是四大美女之一,然后想到昭君出塞,“昭君出塞”的背景传说不是吗?其实一点都不是,只是普通的婚姻,连和亲都不像。历史上的和亲,一般都有一定的屈辱感,用女人换和平,也就是说,真刀真枪无法打败别人,说起来也是无耻。“昭君出塞”就不一样了。当时匈奴经历了“五单争立”的窝斗,国力早已江河日下;汉元帝享受着“昭宣中兴”的成就。建昭三年(前36年)在西域摧毁了智支单。朝野集体牛哄,呼韩邪却抱着“快乐害怕”的心态来了。没有必要和他亲近。然而,王昭君的故事依然名列青史,成为传奇。
汉元帝龙体一直不安,年轻时也不好。一个外戚叫张波,写信给朋友说:“陛下春秋不到40岁,牙齿掉了。”。想想看,身体这么差,如果女人不节制,那就好了。性格上,他“温柔善良”。当皇帝可能不称职,当丈夫也不错。体现在爱情上,比较专一,一生喜欢的女人屈指可数。
王昭君结婚是宁元年(前33年)的第一个月。5月,汉元帝因病去世。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普通的宫女,她看不到皇帝是正常的。这与画家无关,更不用说自愿请求了。朝廷的“外交”事务无法传达到她的水平。合理的猜测是,她姓王,几乎无法与皇后王正军联系。她的身份可以更高贵,选择了她。
[img]120018.jpg' />
蔡勇是作家发泄情绪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
蔡奘反对“和亲”,汉元帝,才子皇帝一枚,《汉书》称赞他“多才多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笛,自度曲,歌声,分节度,穷极幼。"活脱脱李后主前世啊!蔡勇在《琴操》中,怎么能不加收录呢?人才必须有一个美丽的搭配。为了对王昭君错过皇帝的脸表示遗憾,他虚构了自己高超的钢琴技巧。一首歌《琵琶怨》,鹅落平沙,有蔡文姬的影子。因此,王昭君有“落雁”的优雅之称,跻身古代四大美女之列。
到目前为止,所谓的传说已经完全定格。
搞清楚这些,我们会发现“昭君出塞”真的没有那么传奇,也没有后人宣传的“鸣笛无声50年”那么神秘。与其说是传说,不如说是王昭君的个人悲剧。正如蔡勇的《怨言》所写,“离宫绝旷,身体毁藏,志念不沉。"多么可悲啊!她和呼韩邪只生活了三年,呼韩邪呜呜。她去疏汉成帝,要求回家。汉成帝的回复极其冰冷。《后汉书·南匈奴传》载道:“成帝赦令来自胡俗。什么叫“胡俗”?也就是说,“父死,妻后母;兄弟死了,尽妻其妻。“皇帝有令,王昭君别无选择,只能含羞辱改嫁呼韩邪长子雕陶莫皋,共同生活十一年。
宏嘉元年(前20年),雕陶莫皋去世。这时,王昭君大约三十二三岁。她是一代美女,但她已经失去了生命。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有人说她嫁给了一个新的订单,也有人说她死于毒品,没有确凿的历史支持。不幸的是,一代美女可能会抑郁。
王昭君是如何成为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个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