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揭秘:中国历史上著名的10位太后[垂幕听政]

说到垂幕听政,大多数人会立刻想到慈禧太后。是的,她管政4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垂幕听政时间。但是,垂幕听政从何而来呢?“垂幕听政”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

垂幕是指太后或皇后在朝廷听政,寺庙被窗帘遮住。听是指治理,太后在朝鲜管理国家政治事务。们列举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10个人物。

1、秦国宣太后

[img]117907[/img]

战国时期,秦国昭王的母亲宣太后是中国最早听政的。公元前306年,17岁的秦昭王继位。他的母亲宣太后以儿子年轻的名义开始了41年的摄政生涯,从而揭开了后宫参政的先例。

在过去的40年里,宣太后一直是秦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形成了秦国只知道“有太后、侯、高陵、华阳、泾阳,不知道有王”的局面。昭王不能容忍母亲长期以来对朝鲜的专制权利。@ 他听从范菊的建议,收回所有权力,把“四贵”放在关外,改为范菊为相,彻底结束了宣太后长期影响秦朝政治的局面。

2、赵国赵太后

[img]117908[/img]

战国时期赵国的赵太后是第二位垂幕听政的。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儿子孝成王继承王位,由太后执政。赵太后就是著名的赵威后,她在回答齐国的使者时曾说过:“为什么有民不老?”千古名言“苟无民,何有君”,是一位能力很强的老太太,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名篇《触龙说赵太后》,就是她的故事。

3、西汉吕后

[img]117909[/img]

吕雉从小就美丽聪明,以果断狠毒著称。汉初,刘邦宠爱戚姬,有废除吕后立新后的想法。为了保住皇后的宝座,吕后掌握了皇后的宝玺,想出了各种各样的策略。吕后设计骗韩信进宫,命人用布包起来,用竹签刺杀韩信。从那以后,吕后的地位变得更加不可动摇。

吕后掌权16年。据报道,当她掌权时,今天的广州有一个南越国,非常繁荣。为了限制南越的发展,吕后发布了禁止向南越出售铁器和马牛的命令,以实施对南越国的经济封锁。吕后用来发布命令的是皇后的印章。

4、东汉邓太后

[img]117910[/img]

邓绥,东汉和皇后,历史上被称为邓太后。元兴元年(105年),他和皇帝一起去世,27岁。邓皇后自己没有儿子,但她知道后宫有两个儿子寄养在民间。一个年纪大了,但又弱又生病,不能继承王位;一个是新生儿,只有100天。她成为了皇帝,即汉朝的战争皇帝,尊重邓皇后为皇后,邓皇后在法庭上听政治。

延平元年(公元106年),战皇去世,邓绥定立清河王刘安为汉安帝,年不到13岁,邓太后继续临朝。她死于永宁两年(公元121年),听政达16年。

5、东晋褚太后

[img]117911[/img]

作为一个国家的皇太后,她一生中陪伴着五位皇帝。她三次出来听政治,每次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母亲、阿姨和表妹;三次登记皇位,以“皇太后法令”的形式颁布实施国内重大事件;三次听政治,三次退休,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司马丹年轻时继位,楚大蒜晋升为皇太后,临朝执政。

公元357年,楚太后归政其子。公元361年,司马丹死于暴病,立司马丕为帝¬,再次垂下窗帘。不到一年,司马丕“登仙”走了,司马丕的弟弟司马奕成了皇帝。司马奕在位仅8个月,就一生归西。他的儿子司马曜继任,楚蒜子第三次出山。

6、北魏灵太后

[img]117912[/img]

北魏后期,苏宗孝明帝元旭即位时,只有6岁,只能由其生母灵太后临朝听政,执掌皇权。在灵太后执政期间,北魏政府加大了对人民的剥削力度,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六镇起义和葛荣领导的农民起义契胡酋长尔朱荣乘飞机袭击洛阳,杀死了灵太后及其所立的年轻皇帝,并杀害了2000多名官员。历史上被称为“河阴之变”。不久,北魏王朝灭亡。

7、唐朝武则天

[img]117913[/img]

唐朝时,著名女王武则天在成为皇帝之前也从事过垂幕听政。林德的第一年(664年),武则天在杀死官仪后。开始垂幕听政,从幕后走到前台。与历史上大多数垂幕听政不同的是。武则天垂幕听政时,前面坐的不是小皇帝,而是她的丈夫,被称为二圣。

从那时起,无论是好是坏,政局都不能再忽视武皇后的作用。官僚们开始习惯于向女人鞠躬,@ 情绪复杂地看着这个女人逐渐走向权力的巅峰。

8、辽代萧太后

[img]117914[/img]

萧太后,名绰,小字燕燕。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乾亨四年九月,辽景宗去世,辽圣宗即位,萧燕燕被尊为皇太后,摄政。统和元年六月,辽圣宗率臣将萧燕燕尊为“承天皇太后”。萧燕燕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于是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

9、北宋刘太后

[img]117915[/img]

献明肃皇后,名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功绩斐然。她经常和汉朝的吕后、唐朝的武后一起说,史书上说她“有吕武的才华,没有吕武的邪恶”。54岁的宋真宗赵恒在乾兴元年(1022)二月去世于延庆殿,遗诏称:王子赵真即位,王后刘氏为王后,军国重事“权取”王后。而小皇帝赵真此时只有十一岁,其实是刘娥处理政务的。丁谓被贬后,刘娥开始和仁宗赵真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幕。

10、清代慈禧太后

[img]117916[/img]

清末,垂幕听政制度发展到鼎盛时期,形成了严格、系统、完善的政治制度。慈禧太后的垂幕听政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女主持人。她还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导演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场景。

后来,“戊戌变法”失败,光绪被囚禁。老慈禧第三次被称为朝廷。他掌握了清朝的政治已经48年了。随着清朝的灭亡,持续了2000多年的垂幕听政制度已经结束。


揭秘:中国历史上著名的10位太后[垂幕听政]揭秘:中国历史上十位著名的太后[垂帘听政]

,,,,,

  • 揭秘武则天的情诗《如意娘》是谁写的?
  • 《如意娘》是武则天最著名的一首诗。她是为谁写的?是情诗还是艳诗?一直有争议。有人说是写给唐高宗李治的,所以是情诗;也...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代武则天宰相苏的味道:为什么绰号【模棱宰相】?
  •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都是李,行歌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楼不...

  • 慈安和慈禧一起听政治 她若不死 慈禧哪容放肆?
  • 至于慈禧,恐怕大家都知道,但在晚清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直被忽视,她就是东太后慈安。 慈安16岁入宫,刚开始只是妃子,...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唐朝武则天究竟是怎样整肃吏治及整治贪官的
  • 1、设立铜匦(举报箱) 鼓励告密,对举报犯有罪行过失官员的人,一经查实,一律授官;即便举报无实,举报者也无须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