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解密:魏武帝曹操为什么要杀替身加公婆崔燕?

现代八卦新闻看多了,替身。乍一看,这两个词似乎是现代娱乐圈和世界政治的一个特殊词汇,但事实上,这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它很久以前就存在了。著名的魏武帝曹操有一个替身。然而,他的替身并没有为他挡刀枪而死,而是被曹操亲自命令杀死。为什么?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灭袁绍平定北方后,声威大振,献帝下诏,曹操由魏公进爵魏王。此时的曹操可谓春风得意。这时,匈奴派使者去见汉天子,使者听说曹操进爵为魏王,提出向魏王拜贺。曹操允许后,觉得自己不够气派,却想在外人面前展现自己的威望。想了想,就叫尚书崔燕做自己的替身,见匈奴使者。崔燕是汉末名士,在朝野很有名气,而崔燕的侄女也是曹操四子曹植的妻子,曹崔可谓亲家关系。崔燕不仅身材魁梧,而且胡须长四尺,有美胡子的风。陈寿的《三国志》对崔燕的容貌描述如下:“声势高大,眉目疏朗,必须长四尺,十分威严。由此可见,它的容貌绝非一般。世说新语。《容止》一书讲述了这件事:崔燕坐在中间,接受了匈奴使者的祝贺,曹操却扮成侍卫,手里拿着钢刀,站在榻榻旁边。见面后,曹操派人问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不假思索地说:“魏王俊美,丰采高雅,而榻边捉刀的人气威严,非常人可及,是真正的英雄!由此可见,匈奴使者绝不是等闲人。通过崔燕表面上的“雅”,他可以看到自己深层次的缺陷:缺乏力量,也就是说,他没有曹操骨子里的英雄气概。这句话传到曹操耳朵后,他非常自豪。

自然,曹操找崔燕当替身,说明曹操很重视崔燕。《三国志。魏书十二记载:曹操当宰相后,把崔燕封为东曹,对他说:“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之名清,壮士之称,斯能带头。所以授东曹,去践厥职。称赞它是时代的典范。曹操被封为魏公后,曹操要求官员们在当时立王子之前就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件大事,所有的官员都保持沉默,只有崔燕自由地说:“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以死守之。据说曹丕不仅是五官中郎的长子,而且仁孝聪明,应该让他继承伟大的事业。即使死了,我也要坚持这个原则。大家都以为崔燕会支持他的侄女婿曹植,没想到他能支持曹丕,曹操贵其公亮,叹了口气,把崔燕封为中尉。

[img]117696[/img]

然而,尽管崔燕很有威望,与曹操互为亲家翁,为曹操替身,但他最终还是被曹操伤害了。

崔燕到了暮年,放达不羁越明显。曹操称魏王,崔琏曾经推荐过一个人来表扬功伐,赞扬盛德。崔燕说:“时而时而至,会有变时。崔燕说这句话的本义很难验证。三国志说“燕本意嘲笑者好谴责,不寻理”,也只是陈寿的猜测。在《三国志》中,也被称为“有了这本书,曹操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杀了崔琏。有趣的是,曹操让狱官暗示崔燕自己断了,没想到崔燕会完全错了,还在监狱里接待客人,谈笑风生。曹操又传来明确的旨意时,崔燕立即从狱卒手中接过钢刀,以一种比今人点一支烟更潇洒、更自然的姿势,擦掉了脖子。当时人们对崔燕的死多表叹息。正如易中天在《品人录》中所说:崔燕用死证明自己是君子。曹操用崔燕的死证明了自己是奸雄。

如果曹操一开始就杀了孔融,那就是孔融明确支持汉朝,嘲笑曹操;如果曹操杀了许攸,就不能容忍许攸到处吹嘘和抹黑曹操;如果曹操杀了娄圭,娄圭甚至说:“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做你自己的事,但看着别人!“当其他人看到曹操的父子一起骑马时,他们非常羡慕他们。娄圭说为什么要羡慕别人?他们也可以。他们隐约想向曹操学习,甚至说这就像推翻曹操一样。对曹操来说,这三位才子确实应该被杀,甚至不得不被杀。那么崔燕得罪曹操的原因是什么呢?

事实上,崔燕死亡的直接原因与曹操称魏王有关。当时,一位名叫杨训的官员为了表示忠诚,上了一章称赞曹操的功劳。当然,他的话有点恶心。当然,曹操身心都很舒服,别人听了都会起鸡皮疙瘩。当时很多人纷纷议论,嘲笑杨训做人太丢分,顺便连曾经推荐过杨训的崔燕也批评。然而,这些人私下说,没有人敢把它带到桌子上。但崔燕公开给杨训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省表,事好耳!有时候会有变时”。崔燕已经看到了你的表章,事情做得很好。时代啊,时代啊,总是会改变啊。陈寿有一段记载说“燕本意嘲讽的人好谴责,不寻理”,陈寿认为崔燕的本意只是嘲讽那些讨论过于苛刻和不合理的人。


解密:魏武帝曹操为什么要杀替身加公婆崔燕?解密:魏武帝曹操为什么要杀替身加公婆崔燕?

,,,,,,,

  • 关羽刮骨疗毒之谜:华佗是否为关羽刮骨疗毒?
  • 谁是关羽刮骨疗毒?是华佗吗? 关云长刮骨疗毒故事 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虽然伤口愈合了,但他...

  • 英雄:曹操说刘备是英雄的意图是什么?
  • 曹操和刘备谈论英雄,刘备的行为,他为什么害怕,上次已经解释了。那么,曹操的行为呢?他为什么要找刘备来谈论英雄呢?一般...

  • 秦朗作为曹操的继子,曾经破坏了鲜卑十万的铁骑权
  • 在《三国演义》第102回中,出现了一个名叫秦朗的人物。在小说中,他称这个人为魏国的前将军,并带领军队与司马懿一起与诸葛亮...

  • 解密:为什么三国著名谋士徐舒进曹营一言不发?
  •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 英雄招聘人才,志士选择明主,这有点像现在一些单位的双向选择。 好处是打破铁饭碗,有前途。显然,徐...

  • 蜀汉能臣廖立:因批评刘备的战略决策而被免职
  • 蜀国官员批评关羽免职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蜀国有廖化,所谓“蜀国没有将军,廖化是先锋”。事实上,蜀国还有一个姓廖...

  • 蒋琬简介 蜀汉治理政治事务的最高负责人蒋琏生平
  • 蒋琬(?—246年),汉族,零陵湘乡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当刘备第一次进入蜀国时,他被任命为广都长。后来,不理政事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