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5年,张柬之等支持李唐宗室的大臣发动了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之后,唐中宗复辟,但武则天的宠臣上官婉儿起草了一项法令,并将她命名为昭容。她的权力和地位比武周时期更强。可见上官婉儿不是闲人!
[img]117359[/img]
上官婉儿
@ 她在文坛上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诗风继承了祖父的上官仪,开启了一代人的氛围。他经常劝说李贤设立大量昭文馆学士,召唤诗学大臣,多次举行宴会和娱乐,赋予诗歌正确。
以下是她的一些轶事。所谓“轶事”, 一般指未经史书记载的事迹, 正史上没有记载的东西,奇闻,别人闻所未闻的东西,不可思议的东西。
上官婉儿出生时,他的母亲郑氏梦见一个巨人给了她一个秤,说:“用这个称量天下士。”郑氏认为他肚子里一定是个男孩。谁知道他生来就是女儿,郑氏很不高兴。然而,上官婉儿将来独揽内政,代朝廷评论世界诗歌,果然“称量天下士”。
元年二月,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建立了武周王朝。扬州司马徐敬业率十万之众讨伐,当时“初唐四杰”之一的罗宾王写了《为徐敬业讨武赵》。婉儿看到后,婉儿爱不释手,因为文采飞扬。婉儿在与武则天的交谈中说,要爱护人才,引起女皇帝的不满,罪犯死刑。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赦免,只处以刑罚。出乎意料的是,上官婉儿在伤疤上刺了一朵红梅花来掩盖它。宫女们认为它很漂亮。有些人偷偷地用胭脂在额头上点红。渐渐地,这种红梅妆出现在宫殿里。
李贤被母武则天贬为普通人,流放巴州。路过木门的时候,李贤曾经和木门寺的方丈在石头上晒经。巨石上刻着700多尊佛像,称之为“晒经石”。他写了一首诗“明允被降级到巴州,身携大云梁潮洪,晒经古刹顺母意,神龙云不逢”,为自己感到遗憾。后来,上官婉儿去看望李贤。当他来到这里时,他听说李贤被杀了,于是他在“晒经石”上建了一座亭子。他还在亭子上写了一首诗《从巴南到静州》,想念李贤。
附件:米仓青米仓碧,残阳如诉如泪。瓜藤绵绵瓜潮落,不像以前在芳香时期。(《从巴南到静州》)
【女宰相】上官婉儿:独揽内政 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