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末世之君”都是窝囊的。
原因是君威失去了权力,权力下降了。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像娃娃一样任人摆布。更不用说屈辱了,政治待遇甚至不如普通大臣。并不是说他们不想“崛起”,而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繁荣和极端是否会衰落。可以看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很难说是谁的责任,也没有必要责怪末代君主的懦弱和无能。事实上,一些“末世之君”仍然很有成就感和骨气,如商纣王、杨迪皇帝、崇祯皇帝等。这些人的倒台和衰落既有自己的原因,也有前朝政治缺陷积累的因素。到了这一点,只是“虚火”后的余响,不是人的意志转移的。但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敢于识别这个账户。不像一些昏庸的君主,哭哭啼啼,怨天尤人,九五之尊丧失。想想当年,东魏孝静帝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末代君主。
俗话说,穷人一定有可恨之处。可怜可恨的是,居安不思危,形势大好,缺乏忧患意识。孝静帝在位时,第一权臣高欢对孝静帝非常恭敬,一度达到了不可复加的程度。据说孝静帝坐车去拜佛,高欢手里拿着香炉走着跟着走,也跟着走。做臣子做到这一点,也算是问心无愧。当然,高欢的臣子本分也让孝静帝找到了当“老板”的感觉,更不愿意担心国家大事。
[img]116765[/img]
人无远见,必有近忧。这种日子不长,高欢一命呜呜。高欢死后,高欢的儿子高澄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孝静帝还在做太平皇帝的梦。出乎意料的是,这个高澄与他的父亲大不相同,对孝静帝极不尊重,野心日益扩大。孝静帝的噩梦也开始了,因为有这样一个高权重的叛臣在侧面。高澄有一套对付“老板”的方法,手段到了无所不用的地步。为及时掌握孝静帝的一举一动,高澄派崔季舒监督孝静帝,隔段时间写信问崔季舒:“最近呆头鹅有什么动静?”堂堂一国之君,被臣子换成“呆头鹅”,可见孝静帝处境艰难。
有什么主人,有什么样的奴隶,高成不尊重皇帝,他的下属自然不认真对待孝静皇帝,总是大声责骂,指责使。孝静皇帝骑马玩耍,监护人不仅没有站出来保护,而且在后面喊道:“皇帝骑马,将军会生气的!”孝静皇帝不是左,右。此时,世界只知道将军,不知道皇帝。
孝静帝的忍让退缩,不但没有让高澄有所收敛,反而换来了高澄的变本加厉。有一次朝廷宴会,高澄若无人,态度极其傲慢。也许在群臣面前,孝静帝真的受不了了,气愤地说:“我不爱生活,怎么能忍受这个无礼的臣子呢!想孝静帝“狠话”大多只是发牢骚,不想高澄却骂道:“还我什么,狗脚!直接骂孝静帝狗血喷头。
兔子急了也咬人。孝静帝真的受不了当皇帝做到这一点。于是让荀济联系元瑾等人帮自己摆脱高澄。但咬人的“兔子”终究还是“兔子”,结果就像当年汉献帝的“衣带诏”一样,还没动静,计划就泄露了。于是高澄带兵气势汹汹地进宫质问孝静帝:“臣有什么事负于陛下?为什么陛下造反?“这个高澄问的问题虽然有问题,但却是气壮如牛。幸运的是,孝静帝也算有一种,正色答道:“自古以来,为什么听说过皇帝造反?好好反思自己!”
事实上,孝静皇帝也明白,当形势发展到这种程度时,正是他自己应该反思。指望不服从的大臣反思是不可能的。果然,不久之后,高成将与所有谋士一起斩首城市,孝静皇帝也被软禁。从那时起,高成彻底根除了“保皇派”的力量,掌握了所有的朝廷和宫殿,没有后顾之忧。可怜的孝静皇帝不得不等待“被屠杀”。
解密:为什么东魏孝静帝被臣子叫[呆头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