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类降清后,隶属于镶嵌黄旗的汉军。皇太极把他当成入关夺取中原的“引路人”,对他“恩有加”。据《清史稿》记载,“凡是祭祀宴会,都要亲自下令,给房子庄田男女差,吃得好。”然而,在皇太极去世之前,洪承类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崇祯十六年(1643年)8月9日,皇太极突然病逝,年仅6岁的福临继位。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率领大顺军占领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消息还没有传到沈阳。4月4日,根据明军、顺军、清军三股势力的博弈,大学士范文程认为明朝已经衰落,“四面受敌”,得出“中国虽与明争天下,但实与流寇角也”的结论。建议清军抓住机遇进入中原。4月9日,在摄政王多尔根的带领下,清军大举南伐。
这次出兵,规模前所未有,满洲、蒙古八旗三分之二出动,汉八旗倾巢出动,其中有降清两年但一直没有任命官职的洪承类。10多万大军前往山海关,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克北京的消息很快被探马报道。对手从一支不堪一击的明军变成了一支从未打过仗的顺军。原本充满信心的多尔根立刻产生了怀疑,团队前进的速度变得非常缓慢。他13日抵达辽河,四天只走了100多英里。
直到驻军辽河,多尔根才想起随军而行的洪承类:李自成曾是他手下的败将,请他出谋献策,大顺军不在话下。
洪承类降清两年,“沉默”。一是明清时期相持和谈,很难有机会“露面”;第二,可能会有一些心理障碍。毕竟,从明汉的角度转向清廷和满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报效“恩养”的机会终于到来了,洪自然拒绝放手。他向多尔根建议:“流寇”有十几年的作战经验,不能轻敌,不要轻易攻打山海关。他应该像过去一样绕道长城,突入海关;严格纪律,“不屠人,不焚庐舍,不掠财物”;招降纳叛,“有开门归降者,官则加升,军民秋无犯”;并在具体战术上对清军进行“指导”,如何利用精兵出其不意,步兵和骑兵如何配合作战等。
[img]116568[/img]
此时,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致信多尔根,向清军求助。原来吴三桂本想投降李自成,带领部众进京的路上,得知父亲被拘留,妾陈圆圆被大顺军将领刘宗敏抢走。他“冲冠一怒为红颜”,重新夺回山海关。李自成亲率军征求意见,吴三桂抵挡不住,不得不向清军求助。清朝多次招降吴三桂不成功,这封信,也不是降清,而是要求多尔根出兵,共同对付大顺军。面对吴三桂的“送货上门”,多尔根犹豫不决。洪承类建议清军改变方向,立即进入山海关。采纳多尔根,下令清军日夜兼程,迅速赶到山海关。吴三桂曾是洪承类的老部,在洪的介绍下,吴三桂和多尔根祭天盟誓,两军联手对付李自成。
山海关战役以清军完胜,李自成大败告终。洪承类建议清军不要停留,要抓住机遇,加快前进,目标北京。吴三桂被多尔根胁迫剃头投降,成为清军急先锋和大顺军的第一杀手。洪承类起草通知,沿途广泛散发,将清军打扮成救民倒挂的仁义之师,号召明军与清军共同围剿农民起义。在这种诱惑下,清军不但没有遇到抵抗,反而很受欢迎,长驱直入,迅速占领北京。洪承类前往帝王庙,跪在崇祯皇帝的灵牌前“哭灵”。为了笼络人心,多尔根下令“官民等为崇祯皇帝服丧三天”。清军的这些行为,尤其是洪承类的特殊身份,给老臣遗民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清军是来为明朝报仇的,以至于南明政权与清军联合对付农民军的幻想。在这种误导下,汉人不禁放松了警惕,加速了清军夺冠中原、灭亡明朝的历史进程。
由此可见,洪承类作为明廷职位最高的降官,只要他一“出手”,就招招得厉害,直指汉人和残明的“死穴”。就当时的人口而言,满人约100万,汉人约1亿。满人一以百征服汉人,除了有利于作战的八旗制度外,实际上还利用了汉人的力量,以汉制汉。清军占领北京后,加重了有功之臣洪承类的使用,以明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为名,入内院佐理机务,授予秘书院大学士学位。洪承类不负所望,故意为清朝统治者提出建议。一年前,爱新觉罗·福临在关外即位。为了证明清朝不是区域政权,而是“君临天下”的统治者,福临在北京举行了第二次登基仪式,在洪承类、范文程等汉族大臣的精心安排下,礼仪按照中原规定办理。
后来,多尔根开始统一中国的行动,但“留头不留头,留头不留头”的做法处处阻碍了行动。此时,洪承类再次进入多尔根视野。六月十三日,顺治二年(1645年)闰,洪承类以原官总督军务,招抚江南各省。在南明故臣中,洪承畴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受到了多尔根的青睐。清军入关时,洪承类不断招抚老部或老同事返回清朝,如明蓟镇总兵唐通、明宁夏花马池副总兵董学礼、南明四镇将军之一刘泽清、南明总督李本深等。他们向洪承类投降,以吸引和抚养清朝。于是多尔根说:“我也看见他能做到,诸王也推荐他好,所以让他南去。并给他衣帽,铸印一方——“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洪承类立即表示:“感王上厚恩,敢不竭心!”
洪承类降清后第一次面对老朋友,或多或少有点羞愧。据陈洪范的《北使纪略》记载,南明使团进京和谈时,洪承类看到使团成员王燕,“似乎有不安,含泪欲堕”。一旦心理适应,就会变得冷静、果断甚至冷酷、残忍。
如果说汉人文臣对清廷的贡献,入关前数范文程最大;入关后,洪承类抢走了范文程的“风头”,享有“清朝开国第一英雄”等称号。当然,洪承类毕竟是汉人降臣。清廷在重用和依靠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约束:任命多罗贝勒克德浑为平南将军,以固山为真叶臣佐之。换句话说,洪承类招抚江南,只能算是“三把手”,还得受命于勒克德浑和叶臣两人。
皇太极夺取中原的引路者:直指残明[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