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最有成就的皇帝之一。在他统治的10年里,明朝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仁宣盛世。然而,这位英明的皇帝也做了两件事,这似乎不应该是明君所做的。一是放弃祖父辛辛苦苦征服的越南,二是结束中国20年的大航海时代。祖父永乐皇帝朱迪在位期间,中国进行了航海运动,宣传明朝的国威。
[img]116142[/img]
第一,永乐时期的统治耗尽了中国的国力
1402年,燕王朱棣将侄子建文皇帝朱允炆赶下台,成为明朝皇帝。朱棣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永乐大帝,许多喜欢明朝的人都非常崇拜它。但是朱棣时代的统治并没有那么幸福,朱棣这个人很喜出望外。能用十块钱做事,他偏偏要花五十块钱。朱棣既想当汉文帝治理这个国家,又想当汉武帝南征北战,朱棣骨子里是个军人。朱元璋统治明朝30年后,虽然经济有所恢复,但明朝的基础仍然很薄。朱棣在位期间,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和巨大的工程。由于北方蒙古的威胁,朱迪五次御驾亲征,动辄数十万军队。这五次北伐前三次是理所当然的,后两次基本上是无事可做。
[img]116143[/img]
朱棣开始建造北京城,以防蒙古。这一举动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但由于朱迪想在有生之年进入北京,他加快了建设速度。南方越南不尊王化,明朝派出30万军队占领越南,但越南仍在反抗。为了稳定越南的局势,明朝每年需要花费数百万两白银。最昂贵的行动是明朝的大航海。明朝的航海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为了宣传明朝的国威。也就是面子工程,死要面子活受罪。来中国进贡的各国,中国要三到五倍的回报各国,这显然就是把明朝当成冤大头。朱棣在位时,这种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大航海受到了批评,但由于朱棣的强大威慑力,这些行动一直在进行。
[img]116144[/img]
二、朱棣明朝开始讨论取消航海
皇帝朱迪在出征途中病逝。他死后,朱高炽先生就位了。朱高炽没有父亲果断的杀伐。皇帝不想开辟疆域,万国来朝。他只想着真正的国泰民安。在他父亲在位的20多年里,虽然他做了一系列有利于明朝统治的事情,但国家财政濒临破产,明朝中央政府无法继续支持一系列巨大的项目。除国家财政问题外,当时也存在国家观念问题。中国一直是一个大陆国家,历代皇帝都在寻求向西或向北扩张,从未考虑过海洋。朱迪死后,这些大陆派主义者立即建议朱高炽取消大航行。但历史给他们开了个大玩笑,登基仅几个月的朱高炽因病去世。
[img]116145[/img]
朱高炽的死因一直很复杂,有很多说法。但无论如何,他的崩溃成了事实。年轻的王子朱瞻基成了明帝国的新统治者,皇帝终于可以在平息了朱高旭的叛乱后,腾出手来管理国家。他的祖父留下了一个看似繁荣的烂摊子,他不得不扭转局面。一是停止继续建设北京城,在他登基之初,北京城还在建设中,朱瞻基的命令暂时停止。此外,从越南撤军。当时,明朝在越南有20多万驻军。为了节省开支,朱瞻基命令放弃越南。明朝的军队和官员开始全面撤离越南,越南可以再次独立。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也是必须的。
[img]116146[/img]
三、终止大航海使中国错失了一系列机会
至于最贵的航海,朱瞻基头疼,明朝花了2000多万两白银,但回报不到200万两。这个精打细算的皇帝不做这种赔钱赚钱的生意。虽然明朝在他在位期间也进行了一次大航海,但这也是撤销前的最后一次试验。此后,明朝完全终止了大航海。几十年后,明朝逐渐退出大洋,西方国家开始了自己的航海运动。然而,他们的运动不同于中国的目的。他们纯粹是为了财富。至于宣扬国家威严,要靠自己的实力说话。在西方国家开始大航海的同时,明朝曾经繁忙的造船厂被废弃,到处都是杂草。明朝造船水平严重下降。到了明朝后期,明帝国的工匠们已经不能造出100多年前的7000吨巨舰了。
明朝皇帝朱瞻基:为什么要结束20年的大航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