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正月,后周将军赵匡胤发动军事政变。将年仅7岁的后周皇帝赶下台,他自己建立了宋朝。在南方国家眼里,中原的这一变化什么都没有。在他们看来,这一政变只是一个普通的朝代替代,他们也可以趁机浑水摸鱼。当时真正威胁宋朝的国家有两个,一个是后蜀,一个是南唐。但不幸的是,这两个国家的家庭都是文艺皇帝。正是他们俩的一系列昏招,造就了赵匡胤的雄图霸业。
一、后蜀主动找事,赵匡胤找到了绝佳的机会
后蜀对宋朝构成了巨大威胁。中原战争多年,经济衰退,但蜀中是另一个世界。四川已经近30年没有战争了,这个国家相当富裕。就国力而言,后蜀与北宋几乎相同,两者之间的差距远小于曹魏与蜀汉。如果刘备或诸葛亮真的出现在后蜀,赵匡胤的未来将令人担忧。但不幸的是,后蜀政权皇帝孟昌是一座技术宅。除了研究各种奇怪的物品外,他还疯狂地迷恋着他的雄蕊夫人。他的枢密使王昭远是他的头发,这个王昭远真的把自己当成了诸葛亮。他主动劝说孟滢和北汉政权联合夹击宋朝,好喜功的孟滢竟然真的同意了。就这样,他向北汉派出了特使。但他的特使没有去太原,而是直接去了开封。
[img]115695[/img]
已占领湖北地区的赵匡胤,正在计划寻找进攻后蜀的理由。后蜀主动挑衅,真是赵匡胤求之不得的事。公元964年,赵匡胤派6万大军进攻后蜀。宋代出兵的消息并没有让后蜀恐慌,孟昌命令王昭远率兵出战。王昭远志大才疏,他在欢送宴会上说:“我有三万雕面恶少年,这场战争一定会收复河朔。原来王昭远不仅要打败宋军,还要一鼓作气攻入开封。蜀军已经20年没有像样的战争了,而宋军则是经历过多次战争的虎狼之师。我真的不知道王昭远从哪里来,但这一切都不重要。他即将为自己的疯狂言论付出沉重的代价。
[img]115696[/img]
二、南唐李煜的反应让人欲哭无泪
宋朝进攻后蜀的消息传到南唐后,南唐朝廷也进行了一系列争论。当时宋朝禁军主力在10万左右,征伐后蜀行动动动了6万。宋朝北方有强大的契丹,这是宋朝最大的敌人。宋军主力征伐后蜀期间,宋朝剩下的禁军基本都部署在北方防线上。宋朝中部地区的兵力十分空虚,赵匡胤最担心的是南唐主动发动进攻。在前后周与南唐的一系列战争中,虽然南唐遭受了重创,但主力依然存在。一些南唐将领建议,皇帝李煜应该借此机会攻击宋朝,收复以前失去的领土。现在宋朝的主力军要么在南,要么在北,这是南唐卷土重来的最佳时机。
[img]115697[/img]
但李煜是一个标准的文艺青年,他没有他爷爷李盛的英明神武,甚至没有他父亲李静的伟大喜功。这么好的机会,无论是他的爷爷还是他的父亲都会选择动手,但李煜只想着风花雪月。宋军南下进攻后蜀时,李煜痴迷于佛教。赵匡胤得知此事后,立即从宋代境内搜集了几位高僧前往南唐。这些高僧到南唐后,李煜奉若神明。这位文艺皇帝每天都在皇宫里谈论学论经,再也没有心思去理解朝廷的俗事了。忠心耿耿的南唐大将林仁肇向李煜进言:他愿意冒着进攻宋淮河地区的风险。但李煜在欣赏了林仁一番后,让当年的虎将回家休息。这是南唐翻盘的最佳机会,但由于李煜的无能,这个机会白白流逝。
[img]115698[/img]
三、宋军最终平定后蜀,宋朝取得了绝对优势
宋军进攻后蜀国的过程非常顺利,王昭远率领的军队一败再败。后蜀皇太子率领的援军在到达前线之前就开始撤退。宋军抵达成都城外后,后蜀皇帝孟昌主动投降。此时,蜀军仍有10多万人,但他们都放下武器向宋军投降。宋朝收复四川战争对赵匡胤来说意义重大。在此之前,宋朝、后蜀、南唐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但此后,宋朝实力大增,宋朝对南唐开始具有压倒性优势。南汉、吴越等其他国家只有观望的份额,李煜的短视造就了赵匡胤的成功。然而,由于宋朝的统一过程并不难,宋朝前所未有的傲慢。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期间,宋朝多次被北方辽国打败。
964年,两位文艺皇帝的一系列失败动作 造就了赵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