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李悝:中国历史上变法成功第一人却死于自己之手

说起变法,大家自然而然的第一个想到就是商鞅,也会认为商鞅是最早的变法者。其实不然,在商鞅之前也有位变法者,他的变法思想给商鞅极大的影响,也是中国历史上变法第一人,他就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战国初期,那时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阶段,封建经济慢慢地已经占据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为了发展新兴的封建势力,打击奴隶主旧势力,各个诸侯国都开始掀起变法运动。

变法之前的魏国,在外部环境,诸侯国之间多年交战,军事压力很大;在内部经济上,魏国本身即是相对落后的区域,在富庶程度上,魏国不如韩国,在兵力的强悍程度上,魏国又不如赵国。为了增强魏国实力,魏文侯委任李悝为相,变法图强。

李悝掌管变法,他聚集各国法令编成《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在经济上,推广“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方针,鼓舞农人精耕细作,增强收入,国家在丰收年以平价采购余粮,欠收年以平价售出,稳定粮价;建议同时耕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在政治上,实施法治,废弃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奖赏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变成战国前期强国之一。

李悝:中国历史上变法成功第一人却死于自己之手

李悝在魏国实施变法过程中,身兼大法官,审理案件。有一天,和以往一样,这个审理的案件也不算复杂,但被告人在审问中主动招出了三年前的一场谋杀案。案情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来是件好事,但李悝的脸却变得煞白。

由于三年前那案件现已结案了,也是他亲身审案的,也就是说有一个人在三年前被误判为凶手并处决了,由于李悝的误判,害死了无辜的人。李悝为此束手无策,依照他自个定下来的《法经》,这是死罪!@ 李悝写好遗书,自杀了。李悝最后死于自己制定的法律下,对他来说,或许是件幸事,也充分说明李悝变法已经成功了,按法办事。

然而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次变法,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戍变法等,这些变法的目的都是想让民富国强,可是结果基本上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不仅新法被废,而且自身都难保,好一点的是罢官流放,运气不济的就会身首异处。

历史上的那些变法,对于个人来说,大多数来说都是失败,但是对于国家来说,却是成功的。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走上强国之路,灭六国,统一中国;王安石变法之后,使北宋的经济有所复苏;戊戌变法之后,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不管是变法成功的李悝,还是那些变法失败的后来者,都是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悝:中国历史上变法成功第一人却死于自己之手


李悝:中国历史上变法成功第一人却死于自己之手李悝:中国历史上变法成功第一人却死于自己之手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王安石变法注重风俗习惯的变化:通过多种方式消除奢侈腐败的风俗
  • 宋神宗执政时,宰相王安石力主变法,为后人所熟悉。然而,王安石并没有放弃“改变习俗”,而是认为改变习俗和立法同样重要,即“...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

  • 战国史上鲁庄公是谁?鲁庄公是如何好色误国的?
  • 遇到一个不守妇道的老婆,鲁庄公自然就惹了一些麻烦。说,漂亮的女人是老虎,这不是,一个好国家的君主,“娶妻不淑”,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