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乐毅伐齐势如破竹 为何攻不下最后的两座城?

在战国时期,齐国和楚国、秦国并成为三大强国。不过,在吞并宋国后,齐国一下子成为了众矢之的。公元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在济西击败了齐军主力后。乐毅一鼓作气,连续攻克了齐国七十二座城池,并占领了齐国的都城临淄。但是,对于齐国剩下的莒、即墨这两座城池,乐毅围攻了三年,依然打不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 在笔者看来,如同二战时德国的闪电战,国力弱小的燕国之可以吞并强大的齐国七十二座城池,靠的也是以快打慢。但是,攻城容易,守城难。对于齐国的老百姓来说,你们燕国赶跑昏庸的齐王还是可以接受。不过,你们燕国要统治我们齐国的百姓,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在最后的即墨和莒这两座城池,齐国百姓众志成城,奋力抵抗燕国军队,毕竟,这已经是处在亡国的边缘了。而对于燕国来说,本来人口和军队就不多,再加上长途奔袭,后勤给养都是个大问题。

乐毅伐齐势如破竹 为何攻不下最后的两座城?

@ 乐毅伐齐,也是战国七雄博弈地的结局。一方面,燕国如果真的彻底消灭了齐国,自己肯定是消化不了的。另一方面,既然燕国不能有效占据齐国的资源,那么谁来占领呢?韩国和魏国在战国中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靠近齐国的赵国和楚国,极有可能成为乐毅灭齐的最大得利者。进一步来说,赵国和楚国地壮大,秦国自然很不高兴了。@ 乐毅如果真的彻底吞并了齐国,秦国肯定就不愿意了,很有可能来出兵帮助齐国复国,促使齐国能够继续牵制赵国和楚国。在这一点上,想必燕昭王和乐毅都应该了然于心。

再者,对于乐毅来说,正处在一个十分尴尬地位置。尽管燕昭王对于乐毅非常信任和重用,但是,老迈的燕昭王一旦去世的话,拥兵在外的乐毅,无疑成为新任国君的巨大威胁。在此背景下,乐毅自己也是处在矛盾中,再打下去,很可能功高震主,在新任国君心中留下阴影。由此,前有田单,后有一个不确定性的燕国王室,乐毅当时的选择,或许就是象征性攻打下残齐,避免自己引起燕国王室地清算。

@ 还有一点就是,对于齐国最后的莒、即墨这两座城池,是齐国从春秋时期就开始经营的重镇,也是齐国的经济、军事中心之一。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虽然莒、即墨不是齐国的都城,但是其地位和现在的南京、广州差不多,储备了强大的兵力和物质基础,而这也是田单复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乐毅终于在猜忌下被撤职后,田单用火牛阵打败燕国军队趁势复国,而乐毅则担心被杀,于是投奔了赵国。

乐毅伐齐势如破竹 为何攻不下最后的两座城?


乐毅伐齐势如破竹 为何攻不下最后的两座城?乐毅伐齐势如破竹 为何攻不下最后的两座城?

,,,,

  • 项庄简介 西楚霸王项羽的表弟项庄的人物生活
  • 项庄,西楚霸王项羽的表弟,作为项羽的将军,一直跟着项羽南征北战,最后在乌江边战死。这个角色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很少被...

  • 管仲的能力:管仲做了什么改革使齐国称霸?
  • 管仲正式接受政权对齐国的影响是什么?鲁庄公十二年,南宫万杀宋国君。在乘丘之战中,宋与鲁交战,结果宋大败,南宫万被俘,...

  • 大名鼎鼎却不知名!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燕昭王?
  • 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杰出君主,也就是燕国面临危机的时候。经过28年的艰辛,他终于使燕国由弱变强,一举击败了强敌齐国,...

  • 管仲:[经济国有化]和军事改革为齐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历史上记载齐桓公选择管仲是他的重要大臣鲍叔牙的建议。在鲍叔牙的建议中,只有一句话给齐桓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国王...

  • 管仲与鲍叔牙是何关系?管仲与乐毅又是何关系
  •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挽救周室,使百姓受惠至到现在,梁启超评价管仲是“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中国最大之政治家,而亦学术...

  • 解密:为什么伍子胥能继续为吴王效力,吴王一直在食言?
  • 伍子胥在吴国苦苦挣扎了八年。现在,他还没有实施报复计划,两个大敌人楚平王和费无极已经死了,永远切断了他的复仇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