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敬则请择史官是什么故事?史书上是如何评价他

朱敬则简介上提到朱敬则生于公元635年,字少连,祖籍在亳州永城即今天的河南永城。他是唐朝著名的朝廷官员,也是杰出的史学家,为人热心仗义,好学重礼节,作为史学家他也有不少代表作品,如《十代兴亡论》、《五等论》等。朱敬则祖上都是孝子,深受世人称赞。在这样的礼义世家,朱敬则不仅重礼节还是个学富五车的才子,在其年轻时,他就以辞赋知名,和当时的左史江融、左仆射魏元征关系特别好。公元672年,唐高宗召见朱敬则并与他长谈,唐高宗觉得朱敬则很有才华,也很看重他,于是便开始任用、提拔朱敬则,不过李敬玄的贬低和阻碍,朱敬则只被授予了县尉的职位。

长寿年期间,朱敬则长期担任右补阙,后来武则天称帝,朱敬则尚书武则天,跟武则天说了很多治国方略,武则天看了也是大为欣赏。长安三年级公元703年,朱敬则被调任正谏大夫,代理宰相的职务。四年后,朱敬则以自己年老多病为由辞去宰相的职务,朝廷最后决定将他调任冬官侍郎,而且继续负责编修国史。公元705年,朱敬则被调出朝廷,到郑州担任刺史。公元706年朱敬则和当时的一个御史不和,被人诬告,朱敬则被贬为卢州刺史。公元712年五月,朱敬则在家中去世,享年75岁,唐睿宗即位后,朱敬则被追赠为秘书监,谥号为元。

敬则请择史官是什么故事?史书上是如何评价他

朱敬则,字少连,亳州永城(今河南永城)人。他生于635年,卒于709年。而史官是古代朝廷中专门收录、编纂前朝和本朝史实的官。那么,朱敬则请择史官是一段怎样的故事呢?朱敬则处于唐朝武周时期,当时,武则天临朝称帝,改唐为周。女皇武则天广开密告之门,罗织诬陷,诛杀大臣。朱敬则劝阻武则天应该用宽松代替严酷,用仁厚平和的政策来润泽百姓,武则天采纳了他的建议。长安三年,朱敬则调任正谏大夫,代理宰相之职。朱敬则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他好学,重节义,爱助人。他敢于直笔记事,在修史实践中,也做到了直笔实录。朱敬则十分重视史官的选拔。长安元年,朱敬则担任修国史,同年正月他奉召与刘知几等人撰写本朝历史。他们道术相知,相为知音,时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商榷学术,彼此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他们修史的过程中,曾经受到当朝权贵的阻隔,刘知几颇感不完全按自己原本的想法撰写,吴兢也以曲笔为憾。然而,朱敬则在《请择史官表》中充分表达了他的史学思想。

在《请择史官表》中朱敬则写道:“国之要者,在乎记事之官。是以五帝元风,资其笔削;三王盛事,藉以垂名。”他从强调史学的重要性出发,指出史学人才的重要性,从而要求重视史官的选拔。《旧唐书》中评价朱敬则学富五车,节行无愧天地,而且敢于上谏言。可惜的是,朱敬则生不逢时,老被朝廷贬。《旧唐书》中对朱敬则的评价确实是非常中肯的,朱敬则虽然两次在朝廷担任丞相,但是为期都不是很长,经常被调任。《新唐书》中对朱敬则的谏言给予很高的评价,说朱敬则的一个谏言,是罗织的狱衰,时而后言者。刘幽评价朱敬则说他作为谏大夫,知政事、忠义贞烈。毛泽东也曾评价过朱敬则,毛泽东认为朱敬则是个政治家和历史家。

从朱敬则的一生来看,朱敬则出生在一个知书达理的书香世家,祖上都是懂孝悌的人,这让朱敬则也成为一个注重节义的人,才会被唐高宗赏识,有了到朝廷做官的机会。后来武则天执政,朱敬则作为一个谏大夫,在武则天刚刚即位的时候,朱敬则就上书给武则天,帮助武则天分析国家的形势,让武则天要注重仁义礼信,这可以看出朱敬则是一个非常尽职尽责的官员。唐睿宗即位后,恢复了朱敬则的官职,他觉得朱敬则对他的思想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朱敬则认为李氏虽然重夺政权,但是不能冤枉对江山有贡献的大臣。可见唐睿宗对朱敬则也是非常欣赏的。

敬则请择史官是什么故事?史书上是如何评价他


敬则请择史官是什么故事?史书上是如何评价他敬则请择史官是什么故事?史书上是如何评价他

,,,,,,,,,

  • 揭秘武则天的情诗《如意娘》是谁写的?
  • 《如意娘》是武则天最著名的一首诗。她是为谁写的?是情诗还是艳诗?一直有争议。有人说是写给唐高宗李治的,所以是情诗;也...

  • 唐代武则天宰相苏的味道:为什么绰号【模棱宰相】?
  •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都是李,行歌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楼不...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