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信陵君为什么是战国四公子之首 信陵君的故事

说到信陵君,大家脑子里第一反映出来的就是“窃符救赵”这个典故,在这个故事里,信陵君为了帮助姐姐救赵国,不惜窃取魏国的军符,冒着生命危险救赵国,在信陵君的努力下,秦军被击退,暂时解除了邯郸之危,赵王感谢信陵君说:“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

信陵君为什么是战国四公子之首 信陵君的故事

信陵君即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的少子,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其封地在信陵,因此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不错,但是他却没有养成公子哥的臭脾气,而是长成了一个饱读诗书,气质翩翩的公子,他的多年难得一见的圣贤公子,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他礼贤下士,爱好结交仁义之士、能人异士,作为身份高贵的公子,他能屈尊下就多次亲自去请看门老大爷侯生,即使侯生百般刁难,也没有任何怨言;他虚幻若谷、心胸宽广,即使受到侯生的羞辱,让他在众人面前难堪,导致他更加谦虚、礼让;他还对门生有情有义,不以身份高低去看待别人,礼貌又谦虚;面对自己的姐姐的求助,魏无忌义不容辞,显得有魄力又有号召力,能够取信于人。这些独特的人格魅力,都是魏无忌受到众人追捧的原因。

赢得人心,并不是靠蛮力,只要自己真心待人,别人也会真诚地来投靠,这是信陵君过人之处,他之被位列四君子之首,识人的本领极高,为了贤人不惜一切代价,这也是他最高明的地方。信陵君为了求得贤才,不惜亲自前往深山。

信陵君为什么是战国四公子之首 信陵君的故事

魏国有个隐居的人名叫侯生,这个侯生夷门的守门小吏,年龄不小了有七十岁左右,信陵君听说侯生是个人才,便驱车探望。见到侯生,侯生对他的态度很冷漠,也不肯接受魏无忌的礼物,而在另一边,宾客都已来齐,就等着魏无忌,公子空出座位,侯生也不谦让径直坐到旁边,公子还亲自为其驾车,侯生对公子说要去集市见个人,公子便引车至市中,侯生故意与朋友说很久的话,而公子脸色依旧是谦恭的样子,很耐心地在一旁等着,还将这位侯生引荐给了众人,在筵席上侯生说出了对公子的真实看法,并对其大加赞赏。“街市上的人都认为我是小人,而认为公子是高尚的人,能礼贤下士啊!”虽然,侯生设下种种圈套,试探信陵君,但是信陵君始终保持着一位风度翩翩的学者应有的样子。

魏无忌虽然没有做上魏国的君主,但是却是个真正懂得如何治理国家的人。魏无忌是公子哥儿出身,身份。地位都很高贵,魏无忌却能够抛开自己的身份,真正做到识人用人。不管是正人君子,还是鸡鸣狗盗之徒,只要是有才华,都能为我所用。后来平原君赵胜嘲讽他为了酒鬼和赌徒而费心,说魏无忌都结交的都是些下三滥的人。结果平原君自己的门客少了很多,结果都跑信陵君魏无忌那里去了。说明不管是政治还是人心,赵胜都没有脱离世俗框架,他仍然将自己放得很高,没有真正做到平等对待人才,而魏无忌胜过很多。


信陵君为什么是战国四公子之首 信陵君的故事信陵君为什么是战国四公子之首 信陵君的故事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赵武灵王戏秦王:到你眼皮底下走又怎么样?
  •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正在实施胡服骑射改革。他绝对是外国战争的一代英雄,但他在治理国家和治理国家方面并不那么聪明。然而,...

  • 战国第一义女如姬:历史上盗符救赵的真正执行者
  • 如姬是战国时期魏安熙王的宠妃,她之所以能留名史册,是与信陵君的关系。 信陵君的名字叫魏无忌,是魏安国王的同胞弟弟。战...

  • 孟尝君不为人知的一面:为身高怒杀数百赵国人
  •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大家早就熟悉他的事迹了。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在孟尝君光鲜华丽的外表下...

  • 信陵君魏无忌:战国四公子中刘邦最敬佩为何是他
  • 战国四公子,分别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史记》记载,刘邦当上皇...

  • 赵武灵王:黄帝之后第一伟人让赵国领土扩张三倍
  • 在战国时期,韩国和燕国不仅实力最为弱小,也是存在感最低的两个国家。不过,在战国初期,赵国的国力甚至要比韩国还差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