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威严逐渐减弱,诸侯王开始逐渐脱离周天子的控制,不顾礼制。齐襄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第十四任国君,也是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杀害后,远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回到齐国继承王位,历史上被称为齐桓公。
[img]100139[/img]
齐襄公和齐桓公的父亲是齐熙公,他们分别是齐熙公的长子和幼子。公元前698年,齐熙公因病去世。当时,齐襄公继位为王子。齐襄公在位期间,他无能为力,无视政府。齐国的国力在诸侯国中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齐国在齐襄公的统治下,朝政非常混乱,齐襄公非常害怕弟弟小白。无奈之下,在鲍叔牙的保护下,公子小白逃到了君国。由于对齐襄公的统治不满,公元前686年即齐襄公十二年,齐国大臣连称、管至父、齐熙公侄子公孙无知起兵谋反。公孙无知地带领士兵闯入宫殿,并在卧室里杀死了齐襄公。齐襄公死后,公孙无知控制朝政,自立为王。
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当齐国国君几天后,公孙无知地被雍林杀害。齐国群龙无首,大臣们讨论了重建国君的问题。公孙无知死亡的消息传到了莒国,公子小白打算回到齐国。但公子小白还有一个哥哥叫公子纠,公子纠也得到了消息,也想成为齐国的国君,并派人埋伏在公子小白回国的路上。想要他的生命。于是,公子小白便顺势假死,让公子纠放松了警惕。公子小白最终成为齐国第十五任国君。
齐襄公复九世之仇
春秋时期,各国诸侯自立为王,逐渐忽视了周王室,周王室名存实亡。当时齐国君齐襄公实力雄厚,做了一些违反常识的事情,其中最著名的是齐襄公复仇九世的故事。
[img]100140[/img]
齐襄公复九世之仇的故事来自《公羊传》,讲述了春秋时期国君看到齐国国君对周天子非常不尊重的故事,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于是他对周夷王说:“齐国国君齐哀公一直对你很不尊重。现在你应该杀了他,让其他不尊重你的诸侯王看看。这就是不尊重你的结局。”听了之后,周夷王觉得很有道理,就杀了齐哀公。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齐哀公被周夷王烹杀。这种死法非常残酷,历史上被称为“周哀公烹饪”。周夷王原本想用这件事来震慑诸侯王,但他从未想过会适得其反。来自世界各地的诸侯王担心他们将来会结束齐哀公,他们的反周情绪也会越来越强烈。
从齐哀公开始,传位到吕诸儿齐襄公的时候已经是九世了。齐襄公认为是纪国君诽谤周天子,导致齐哀公死亡。于是齐襄公派兵围攻纪国,为齐哀公报仇。当时,有人对齐襄公九世的仇恨有不同的看法。根据春秋时期的习俗,一般来说,国家仇恨不会超过五世,从齐哀公到齐襄公已经九世了,这与当时的习俗有点不一致。当然,这也可能是齐襄公攻打纪国的借口。汉代时,汉武帝刘彻以“齐襄公复九世之仇”为由出兵匈奴,解决边境问题。
齐襄公之弑
齐襄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第14位国君,昏庸无能,天生残忍。从根本上说,齐襄公不是一个合格的国君。齐襄公在公元前698年继位,持续了10年。虽然齐襄公没有取得重要成就,但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齐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img]100141[/img]
齐襄公是怎么死的?据史书记载,齐襄公的死与齐国大臣连称、管至父、公孙无知有关。齐襄公十一年来,齐襄公派大臣连称与管至父一起前往葵丘镇守,同意等到明年甜瓜成熟后再让他们回来,派别人再去镇守。连称与管至父都同意了齐襄公的请求,两人动身前往葵丘镇守。时光飞逝,已经到了两人和齐襄公约定换人的时候了,但齐襄公却没有派人来代替他们两人。于是,连说和管至父便上书齐襄公,提醒他换防的时间到了,但万万没想到,齐襄公却不同意换防。
当他们看到这一幕时,他们感到非常愤怒,觉得自己被齐襄公深深欺骗了,于是计划谋反。连称与管至父两人发现公孙无知,三人一拍即合。公孙无知是齐熙公的侄子,很受齐熙公的喜爱,在齐熙公时期堪比齐襄公王子的存在。但齐熙公死后,成为新国君的齐襄公处处针对公孙无知,公孙无知早就想取代齐襄公。经过一番规划,三人先派连称不受宠的妹妹打听消息,三人再率兵闯入宫中。几个人应该内外合,谋反计划极其顺利。公孙无知地闯进了齐襄公的宿舍,找到了躲在门后的齐襄公,一举杀死了他。
以上是齐襄公被连称、管至父、公孙无知三人杀害的故事,即所谓“齐襄公之杀”的故事。
齐襄公与齐桓公的关系 齐襄公复九世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