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战国四君子之一。他被称为信陵君。虽然这个人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但他后来沉迷于酒色,死于酒色,他的魏国也被秦国摧毁。可以说,这个国家被摧毁了。
谁是魏无忌?
战国四君子之首魏无忌,号信陵君。魏安厘王魏的异母弟,魏国第六个国君。魏国从梁惠王魏武时期的马陵惨败后,国势衰落,江河日落。西邻秦国,商鞅变法,张仪略地在列国中崛起,有兼并六国的趋势。没有一个国家敢真正抵抗秦国。魏国毗邻秦国,深受秦国的伤害。魏无忌在魏国衰落的时候,他模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成为自己的力量。礼贤下士,急人之困,在军事上两次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的危局。但多次遭到魏安厘王的怀疑,未能给予重任。信陵君于公元前243年死于酒色,18年后魏国被秦灭亡。
[img]94312[/img]
古往今来,他以礼贤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急人之困的勇敢精神而闻名。魏无忌广招门客,有3000名食客。他的优点是,无论对方贫富贵贱,都可以谦逊对待,所以有很多贤者属于他,包括守卫城门的侯赢、杀猪的朱亥等。这种知人善用,为了结交能人异士,降低身材,不顾自己尊为魏国公子的身份,更不用说侯嬴只是大梁夷门的守门人了。
史书记载了他在与门客结交时的态度:“执愈恭”、“颜色越和。“这足以反映他与圣贤交往的诚意和谦逊,所以有3000名食客,有无数人才真诚地为他提供建议,报告生死。著名的历史故事“偷符救赵”,体现了信陵君在个人安全救助和危难中的勇气。魏无忌在不敢出兵得罪秦国的情况下,自愿“欲以客往秦军”,其非凡的勇气确实令人钦佩。
魏无忌的缺点:
没有人是完美的,即使是绅士魏无极也有缺点,他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和曲折,往往抑郁,沮丧,用酒来麻痹自己。事情也必须从著名的“偷人物救赵”开始,魏安王20年(公元前257年),秦围困赵国首都邯郸,赵国向魏国求助,魏国害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
魏无极信陵君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取兵符,夺取兵权,不仅成功击败秦军,救援赵国,而且巩固了魏国当时的地位。然而,它严重违反了君主的命运,擅长杀害将军。通过阴毒手段,屠夫朱海袖子里藏着一四十斤重铁锥。当晋鄙怀疑时,他从背后死了,于是带领军队解除了邯郸的围攻。虽然魏无极帮助赵国解除围攻,但对当时的情况没有影响。相反,这一事件涉及到魏无极的死亡。
[img]94313[/img]
秦王怕信陵君,最后两次用离间计挑起魏王和信陵君的关系。因此,魏王更加怀疑信陵君,于是派别人代替信陵君执掌魏国的兵权,五国攻秦计划失败。信陵君从此心灰意冷。回到魏国后,他不再上朝,每天沉迷于酒色,最后郁郁寡欢。
什么是君子,“博文强知而让,敦善行而不怠,所谓君子”,不仅精通文章,而且精通行兵打仗,魏无忌当之无愧为君子。
魏无忌人称什么? 魏无忌被称为信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