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乾隆南巡时,为什么各地方官要准备成千上万的盆盂?

扬州位于长江下游,京杭大运河沿线,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清代不仅是工商发达地区,也是文人聚集的优雅之地。乾隆六次南巡都经过这里,对扬州的繁荣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乾隆南巡扬州的路线

乾隆皇帝每次南巡都是在正月十五左右从京师出发,经直隶、山东到江苏渡黄河,乘船沿河南下,经扬州、镇江、丹阳、常州、苏州到浙江,再由嘉兴、石门到杭州。回銮时,绕过江宁,向明太祖陵致敬,4月下旬或5月初返回京师。

乾隆帝南巡水路时,御舟前有两对船两边引路,船旁有一人骑马在河边行走,以备不时之需。另外四艘名叫安福、翔凤艇、湖船、扑拉船的大船跟在后面,其他船只装载着各种用品和随从官兵。船行时,河两岸和桥头村口安排士兵守卫,禁止私人船舶进出。纤维道路上每里安装三名士兵,让村里的女士跪下来向她们展示。当御舟需要回避时,男子被禁止退出,女子被禁止。

[img]83688[/img]

乾隆帝每次到达扬州,都会驻扎很多天。扬州的御道是用文砖或石板铺成的,要求平整笔直,不能随意弯曲,因此,许多房屋被拆除,坟墓被挖掘,良田被毁。@ 用黄土铺路,泼水清尘。道旁或搭彩棚,或陈水嬉,还有老百姓沿路迎接。乾隆30年(1765)游上寺时,由于“万民随马足趋瞻”,出现了“或践踏麦苗者”的景象。乾隆皇帝写了一首诗:“马足随定,蹂躏麦苗芒。”

扬州盐商资助乾隆南巡

乾隆南巡的主要财政支柱是两淮盐商,两淮盐运使司公署位于扬州市,八商总也住在扬州市。“扬州盐商豪华甲天下,百万以下者称之为小商。“虽然这些商人在经济上比王侯富裕,但他们在政治上无权无势,对政府有着严重的依恋。所以,每次南巡的时候,当地官员都会从他们手中勒索资金,巴结皇帝,还要求他们准备行宫、园林等南巡工程。这些富商也想利用南方来讨好政府,尤其是皇帝,为自己赢得荣誉和权力。

盐商对乾隆南巡的资助首先是捐款。例如,26年、45年和49年,两淮盐商每次捐款100万2元,其中相当一部分被用作扬州政府办公室和乾隆皇帝在南巡期间的奖励。他们还赠送诗歌、赋予、书法、绘画和收藏品等礼物,其中一些还赠送与时事有关的论文。乾隆皇帝奖励了他。

@ 盐商还直接处理驾驶等事宜,负责供应皇帝南巡的日常需要。由于幸运队伍庞大,这笔费用是数不多的。例如,当地官员命令商人沿着池塘放置盆盂,数以万计的盆盂,供纤维人员溺水。御舟一过,盆盂就被服役人员破坏了。当御舟再次经过时,他们必须准备新的。

乾隆南巡建扬州行宫的投资者多为盐商。《扬州行宫名胜全图》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扬州行宫名胜全图》规定,集资修建当地行宫的商人共修建楼廊5154间,亭台楼阁196间。扬州有四座宫殿,其中天宁寺宫殿是专门为乾隆南巡而建的。这座寺庙居扬州八大寺之首,乾隆二十一年由商人出资在寺旁修建行宫。宫殿的布局和陈设非常豪华,书籍、书画、瓷器、挂屏等数不胜数。这些好玩的器物大部分是地方督察临时借用或者从通省大小官员那里买的。乾隆皇帝知道这一点,担心会造成各种情况和弊端。26年下令:“除了高敏寺原商人自己买,还是要听他们的准备,但是除了交清楚,其他宫殿都没有展示玩具。”

盐商还建造了广泛的花园,“如汪氏净香园、黄氏趣园、洪氏倚虹园、汪氏九峰园等。”“当时,主要商人建造的花园是世界上最好的。”乾隆皇帝进行了六次南方巡逻。扬州盐商一次又一次地建造花园。从扬州城到平山堂,花园里到处都是亭台楼阁,被称为“一路到山”。

[img]83689[/img]

为了迎接南巡,盐商们毫不犹豫地花了很多钱储存了两个戏曲团队,花和雅,在几十英里长的河两岸搭建了一个舞台,演奏音乐和表演。这也推动了扬州戏剧的发展。乾隆四十二年,巡盐御史伊龄阿奉旨在扬州设局修改歌剧。它花了四年时间才完成,留下了宝贵的歌剧文化遗产。

乾隆皇帝对扬州绅士的赞扬

在南巡中,乾隆皇帝的特殊赞扬种类繁多,题词最为常见。当他在扬州居住时,他写了许多祝福,并把它们送给了官员、商人和绅士。当时,在扬州建造私家园林很受欢迎。获得御书福字的人纷纷建造福字厅炫耀。天宁寺曾获得乾隆皇帝赐予的七块牌匾和八对盈联,以及四首御制七言律诗。石刻供奉在碑亭。

有时乾隆皇帝也会给商人一些实际的好处,比如45年,两淮盐商免税120万2,缓征27万2;47年,淮南商人免税200万2。@ 除规定的盐引外,盐商还允许每引加20斤。因此,乾隆皇帝赢得了“圣恩浩荡”的美誉,但事实上,这些减免和增加消费的数量是有限的,商人在巡航期间的巨额开支和损失无法用数字统计。

乾隆皇帝还授予商人大量空头官称。比如16年南巡,乾隆帝发布上谕,称两淮商人“急于求公,捐输报效”,命令其职称加顶戴一级;22年来,两淮商人积极承担差务,命令在三品以上的官员享受奉宸苑卿的称号(内务府掌管皇室花园的官员签名)。未达到三品的,各加一级。二十七年又下令,给16位商人或赏衔,或加级。这些空头官衔没有实际意义,但它们可以荣耀自己的身份,这正是商人们所期待的。

49年南巡时,乾隆皇帝在扬州大观堂藏了一个文汇阁,允许士子借阅。这促进了当地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南巡对扬州城市发展的影响

乾隆时期,国家财力雄厚,统治阶级浮华,享乐之风日益加剧。特别是乾隆南巡时,皇帝居住的几个城市聚集了大量的商人、绅士、文人、优秀的杂技,极大地刺激了这些城市的商品消费;同时,为了讨好皇帝,政府和名人大肆修缮装饰园林、道路、住宅和车间,扬州等中心城市一度蓬勃发展。

早在乾隆南巡之前,扬州就是商人聚集的地方,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南北商人大多聚集在这里。清初,文人孔尚任有诗云:“从东南繁华的扬州开始,水陆物力盛罗绮。朱桔黄橙香的人,蔗仙糖狮如茨比。一个客人已经举行了十丈宴,客人被列为一个肆意的城市。”它的盛况可见一斑。

[img]83690[/img]

然而,城镇建设相对落后,整个城市还没有脱离农村集镇的气象。据史料记载,乾隆初年,这里仍然很荒凉。河只有两英尺宽,河岸亭台楼阁很少,黄土白沙,杂草虫鸣。自16年南巡以来,商人雇佣了工人来修复和增加他们的荣誉和装饰,因此河流变宽,水势浩瀚,蜿蜒曲折。它美丽迷人的风景是文人画家无法描述的。

但这种繁荣只是由皇帝南巡所促成的,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实际发展程度脱节。扬州繁荣的病理因素对后人产生了不利影响,尤其是乾隆帝停止巡幸后,扬州城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嘉庆初年,大部分修建园林的商人都关门了。画馆里的寒士过着艰苦的生活,官员、仆人和小贩都活不下去。此外,江淮水患,来自世界各地的饥民成队乞讨食物。至于南巡期间修建的园林楼阁,花木凋零,楼台倾毁,十分之八九终于荒芜了。


乾隆南巡时,为什么各地方官要准备成千上万的盆盂?乾隆南巡时,为什么各地方官要准备成千上万的盆盂?

,,,,,,,,,

  • 咸丰皇帝是怎样的皇帝?为何说咸丰特别好色
  • 有书记载,咸丰不顾兵败割地赔款,国家陷于危难之中,躲在热河行宫寄情于声色,聊以自娱,自我麻醉。他有所谓汉女四春:牡丹...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清朝道光皇帝执政期间都发生发生了哪些大事?
  • 道光年间指的是清朝后期道光皇帝在位的时期,长达30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段时期,在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当时...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慈安和慈禧一起听政治 她若不死 慈禧哪容放肆?
  • 至于慈禧,恐怕大家都知道,但在晚清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直被忽视,她就是东太后慈安。 慈安16岁入宫,刚开始只是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