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张伯行曾被康熙皇帝称为世界第一清官

《史记》中出现了“善吏”一词,意思是良吏。自古以来,为政施善,治国为行善,为官为善。就今天而言,一个领导干部只是廉洁奉公,或者只是能干事,有所作为。都不够全面,只“廉”不“能”是庸官,只“能”不“廉”是贪官。当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善官”。首先,“善吏”应该是廉政官员和能官。也就是说,一个官员只有有了“廉”和“能”,才能被称为“善官”。

[img]83426[/img]

1993年9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朱镕基在一次会议上说:“我在上海工作的时候说过,‘人不怕严,怕诚实;如果人们不服我,他们可以服从我的岳父。

周谷城先生听到后,说这句话很好。我从小就背诵这句古话,但我不知道是谁说的。如果你感兴趣,最好帮忙检查一下。最好在找到来源后完全记住它。”

从那以后,朱镕基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这句古老的名言。朱镕基所说的名言来自中国明代著名的36字官方谚语:“官员不怕严格,而是怕诚实;人们拒绝接受我的能力,而是接受我的岳父。

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官不敢欺骗。公生明,廉生威。“据说是明代山东巡抚年恭敬而写的,这句名言被后人视为官座。三十六字官箴最核心的两个字是廉和公,二者中,廉为先。公生明,廉生威。没有诚信,公也无从谈起。所以,为官之道,要廉字当头。在中国清朝,有两个著名的廉政官员:一个是礼部尚书张伯行。康熙皇帝称他为“天下清官第一”,他为官清正。张伯行任江苏巡抚时,为禁止下属送礼,专门发出了号召:“一米一铢,尽民脂膏。

[img]83427[/img]

宽一分,民就是一分之赐;要一篇文章,身就是一篇文章的污染。另一个是兵部尚书于成龙,在成龙担任两江总督三年后病逝于南京署。

唯一的遗物是一个破盒子和一个瓦缸。瓦缸里只有一套官服和一双官靴。所有前来哀悼的官员都哭了,甚至“那些通常害怕成龙的人都感动得流鼻涕”。

康熙皇帝称赞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廉政官员”。自古以来,就有一条铁律:贪官败名裂,廉政官员名垂青史。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历史是一面光学的镜子,是贪官还是廉政官员?真相不言而喻。

能官的反义词是庸官。从表面上看,庸官的危害似乎没有贪官那么严重。然而,在官员中,如果大多数庸官都比贪官更有害、更深远。

庸官主要是指那些不求其政,不愿承担责任,遇事明哲保身,推诿扯皮的官员。庸官的为官哲学是“不干事;不出事;干事越多,出事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宁愿不干事,方保不出事。东汉学者班固曾经给这样的官员画像——尸位素食,比喻占据职位而不工作的人,就像祭祀中的尸体一样。只坐在座位上,不做任何动作,白吃,不工作。事实上,庸官的危害不仅在于此,他们不善于谋事,而且善于谋人。这些官员往往善于管理人际关系。

[img]83428[/img]

自己不干事,也不想见别人干事,拉帮结伙,攻击干事,给干事泼脏水,使绊子。@ 吹牛拍马往往是庸官的长项。

这导致了一种社会现象:优秀的人经常受到抑制,平庸的人经常被接受。如何成为一名能干的官员?这就是敢于行动、行动、行动、能干、成功、做好事。总之,敢于承担责任。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在解释“上善若水”时,将善分为七层含义:“居善地,心善渊,善待人,言善信,善待人,善待人,善待人,善待人。”

其中,“善治”就是“政治善治”,善治应该是治理的最高境界,但善治的前提是要有“善官”。换句话说,只有“善官”才能实现善治。


张伯行曾被康熙皇帝称为世界第一清官张伯行曾被康熙皇帝称为世界第一清官

,,,,,,,,,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慈安和慈禧一起听政治 她若不死 慈禧哪容放肆?
  • 至于慈禧,恐怕大家都知道,但在晚清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直被忽视,她就是东太后慈安。 慈安16岁入宫,刚开始只是妃子,...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