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君主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杰出的军事领导人。他在位时大力发展经济,改革政治,大大增强了国家军事实力。他英勇善战,收复了大片失地。然而,他英年早逝,继承人年轻而虚弱。最后,他被赵匡胤的黄袍打破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政治改革为赵匡胤的基本统一奠定了基础。
[img]81993[/img]
网络配图
周世宗,名柴荣(公元921~959年),又名郭荣。周太祖郭威养子。郭威死后继位。在位5年,病死,终年39岁,葬于庆陵(今河南省新郑县北部)。
柴荣,周太祖皇后柴的侄子,后来被郭伟收为养子,邢州龙岗(今河北省邢台县西南)人。早年,他为郭伟做家务,往返南北卖茶叶。当郭伟举兵攻打汴京时,他奉命留在叶城。下周初,他被命名为禅州节度使,晋王。郭伟于公元954年正月去世。他在同一个月的C申日继位,用太祖年号“展德”。
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最有成就的皇帝。他精明坚强,雄心勃勃,决心统一中国。即位后,他在太祖改革积弊的基础上,进一步整顿官治,定田赋,整顿禁军,限制佛教,奖励农耕。为了督促君臣注意农事,他命令人们在宫廷里雕刻一对木头的农夫和农妇。经过改革,后周军力和国力大幅增强。在公元954年,他率领军队在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县)击败了北汉和契丹军。公元956年,他亲自征服了南唐,征服了南唐江淮14州60县。然后,北伐攻打契丹,收复了英、莫、易三州17县,然后攻打了后蜀的阶、成、秦、风四州。这些成就为今后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然而,就在柴荣准备继续战斗完成统一事业的时候,他在北征契丹的路上生病了,不得不带领部分军队回到汴京。
[img]81994[/img]
网络配图
公元959年6月,柴荣病危。他抓紧安排后事,让魏仁甫以枢密使兼任宰相,宰相王溥,范质兼知枢密院事, 任侍卫亲军副部长指挥使韩通兼首相。他为了保证他死后一周政权的稳定,使这些文武大臣同掌国政。柴荣在北征契丹时,听说汴京有“点检作天子”的谣言。
柴荣的女婿张永德当时在殿前点检,立有军功,统率最精锐的禁军。柴荣怀疑这一谣言与张永德有关,于是免除了他的军事职务,将他改为宰相,并将赵匡胤从低级军官提升为殿前。柴荣认为赵匡胤一个会感恩,另一个会信仰浅薄,不像张永德那样有可能夺得皇位。赵匡胤没想到以后夺取皇帝灭亡的后周。柴荣临终前,又命令四子柴宗训继位。在汴京宫的滋德殿里,病死于第三天。
柴荣死后的庙号为世宗,史称周世宗。
[img]81995[/img]
网络配图
如果周世宗英年早逝,也许北方的重要城镇可以恢复。毕竟,他不需要像后来的宋太祖那样担心朝臣的阴谋和叛乱。如果他和契丹打架,他的生死特别未知!
周世宗柴荣:五代第一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