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晨希望孩子孙亮不要多说话,老老实实听大人的话。14岁的孙亮是皇帝。当然,他很生气,想:你应该弄清楚谁是老板。然而,孙晨控制着内外。他不能在明里摧毁他。他只能秘密地积累力量,偷走冷箭。
他必须先找到自己的盟军。
第一个是孙权的大女儿孙鲁班。当孙梁成为王子时,孙鲁班是一个坚定的支持者。现在情人孙军死了,弟弟孙晨对她没有感觉。她又尝到了孤独的味道,只让权力填补感情的空虚,非常关注孙梁。孙梁独自一人,看到姐姐伸出援助之手自然很高兴。
[img]80905[/img]
第二个是太常全尚。孙鲁班把全尚的女儿嫁给了孙亮。全尚成了皇帝的岳父。当然,他站在女婿一边。
第三个是将军刘成。当时,他负责京城的一些防卫工作。
这个朋友圈的力量不大,力量要靠枪杆来体现。孙亮又训练了一支御林军,主要来源于将军的后代。孙亮选择了18岁以下、15岁以上的3000多人。他还从将军的孩子中挑选了年轻勇敢的人作为这支军队的指挥官。几乎每天都在皇家花园练习。
公元257年是东吴大喜大悲的一年。
快乐是:曹魏征东将军诸葛生日送了一个相当可观的礼品包,真的是彩票奖。原来,诸葛生日对司马的专权并不满意。他在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叛变,并写信给东吴寻求支持。东吴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这个重要的军事城镇,从天而降。这次投降似乎不是假的。他送来的人质是他的儿子诸葛亮。东吴派出3万人营救,并在寿春成功与诸葛生日相遇。
曹魏司马昭得到消息后,集中了20多万军队围困寿春。诸葛生日信心十足,作业充足,粮食充足一年。此外,东吴的援军正在浩浩荡荡地赶来。
然而,如果你不怕像上帝一样的对手,你就害怕像猪一样的队友。
[img]80906[/img]
东吴的总指挥是孙晨。派出的前锋是朱毅,他在第一场战斗中输给了魏军。后来,他与魏军作战了好几次,全部战败,魏军烧光了军需粮草。最后,他带着残疾士兵沿途摘树叶,然后逃回了孙晨的营地。
孙怒不可遏,命令朱异再次出军死战。朱异打得腿抽筋,士气低落,拒绝再次出战。孙召唤朱异,立即处决了他。然后象征性地派弟弟孙恩去救援,自己回到了建业。由于外援被切断,寿春很快就倒下了。诸葛诞在突围的路上被魏军杀死,其他人都投降了。
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大奖,到手还没热,就被人拿走了。
孙从一线战败返回建业后,他的声誉降到了冰点。朝野对他很生气。他又做了两件不寻常的事情。首先,当孙亮派人问孙为什么救援失败而杀害将军时,他说他生病时没有上法庭,假装聋哑,这显然是对皇帝的蔑视。其次,派遣人员负责京城的军事要地,这是准备反叛的节奏。
孙亮和孙臣之间的矛盾是公开的。一旦双方翻脸,导火线就不会差,这似乎是偶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小事。
建业一直有传言说孙鲁育死于不公正,被姐姐孙鲁班陷害。谣言传到孙梁的耳朵里,问孙鲁班:孙鲁育是怎么死的?她真的参与了叛乱吗?
孙鲁班很惊讶,但很快平静下来说:我真的不知道,但我听说朱据的两个儿子朱熊和朱损告诉了孙军。
[img]80907[/img]
朱据是孙鲁育的丈夫,也被冤死了。他从来没有想过他的妻子在九泉之下被冤死,更不用说两个儿子也被冤死了。
听了姐姐的话,孙亮决定杀死朱熊和朱损。还有另一种关系。这两个人是孙晨的亲信。孙亮决定先摸老虎的屁股,看看老虎的反应是否大。
他降诏愤怒地指责朱熊和朱损,说孙俊杀孙鲁育时,他们没有说服孙俊,也没有表现出自己的立场,犯了严重的错误。孙晨求情,孙亮拒绝杀了两个人。
初战胜利,增强了孙良的信心。与孙鲁班、全尚、刘丞私下商量如何杀死孙臣。不幸的是,消息传出去了。
首先,孙亮的一位妃子无意中听说,妃子是孙晨的侄女。她潜入宫中向孙晨报告。另一种说法是,全尚的妻子是孙晨的妹妹,全尚的妻子告诉孙晨。
孙晨领兵打仗,不同于在深宫长大的孙亮。关键时刻他不会软弱。他连夜带兵抓全尚,派弟弟孙恩在苍龙门外杀刘成,然后举兵包围宫殿。命令光禄勋蔚宗到寺庙祭祀先帝,并召集大臣宣布废除孙亮。
[img]80908[/img]
政变太快了。大臣们像梦一样醒来,面面相觑。没有人敢动。他们只是说:他们都听将军的话。孙晨拿走了孙亮的玉玺,写了一封诏书,上面写着孙亮的罪行。他要求所有大臣签字,然后向全国公布。尚拒绝签字,当场被杀。然后将孙亮贬为会计王,送回封国;另外两名帮凶,孙鲁班迁至豫章县,全部流放至零陵县。
没有皇帝,孙晨不敢自己当皇帝。一个人向孙晨推荐孙权的第六个儿子朗邪王孙休为皇帝。孙晨同意命人给孙休写信,欢迎他登基建业。
问题是:高层政治斗争是一场看不见的剑影,危险是不可预测的。就像走在云里,是看风景还是跌倒?
孙休兴奋和恐惧交加,建业,来还是不来?
揭露为什么东吴第二任皇帝被废除 因妃子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