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起义。正是在黄巢的领导下,辉煌的大唐帝国终于陷入了衰落。取而代之的后梁王朝是黄巢的下属朱文。
公元873年,他带着几千人在山东起兵反唐。从那以后,他一路进攻河南,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突破了八个县。东都洛阳的朝廷权贵吓得半死。由于朝廷向义军领袖王仙芝招募安全,王仙芝与黄巢的关系破裂,他们分道扬镳。878年,王仙芝被杀,所有下属都回到黄巢。黄巢随后有10多万兵马。
[img]78785[/img]
从那以后,他攻击了浙江、江西、福建和广东。在广东,黄巢想接受朝廷的招聘,但双方的条件并不一致。黄巢再次出兵,从湖南长沙进入洛阳,最终获得了长安。
为什么黄巢能在短短几年内横扫世界?几乎没有人能阻止它?
黄巢原本是一个落地举子,颇通文墨。我们的教科书里有他少年时期的诗。这首诗充满了霸气。“如果他年我是青帝,报纸和桃花会在一个地方绽放!”年纪轻轻的黄巢已经发誓要改天换地,闯出自己的世界。
也就是说,他不是一个没有知识的泥腿。黄巢应该看过兵书,了解兵法,对唐军的常规战术有很好的了解。但是,我们能认定黄巢是军事天才吗?还是会略高于同时代的唐朝将领?
绝非如此!
黄巢之能横扫世界,与当时藩镇割据、大唐朝廷权力薄弱密切相关。
[img]78786[/img]
黄巢大军经过湖北时,遭到唐朝将军刘巨容的严重打击。下属劝说刘巨容追求胜利,扩大成果,被刘拒绝。刘巨容说:“国家喜负人,有急就抚。事宁可以抛弃,也可以得罪。不要留下敌人认为财富的资本。”
刘巨容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大唐帝国的问题。
唐玄宗之后的皇帝,要么是短命的,要么是平庸的。安史之乱平息后,兵权无法收拢。结果,藩镇分离的局面越来越严重。逐渐出现了皇帝命令难以通关甚至不离开首都的尴尬局面。一旦各地的节度使去世,朝廷就不能任命新的节度使,大部分由其子侄或部长接管。
朝廷不仅失去了地方人事权,而且基本上失去了地方财税权。
世界上只有东南的藩镇按时纳税,约占四分之一。河北的几个藩镇没有向朝廷支付一分钱,约占四分之一。剩下的四分子二的藩镇,想交就交,随便交多少。因此,唐朝中央政府变得越来越尴尬。
[img]78787[/img]
这也是刘巨荣说朝廷经常辜负地方官员的重要原因。它没有权力和金钱。一旦朝廷只能用谎言欺骗官员和人民,就离崩溃不远了。
也就是说,黄巢的成功更多的不是他自己的优秀,而是唐朝的衰老,有太多的内部缺点,尤其是制度问题。
揭秘:为什么黄巢起义能横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