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皇帝曾在乾隆十六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二十七年、乾隆三十年、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四十九年六次巡逻江南。他每次都去江宁府、苏州府、杭州府等地。乾隆皇帝南巡的主要目的是巡逻和玩耍。那么乾隆南巡的背景是什么呢?
[img]74391[/img]
图片来自网络
早在清军进入海关时,就对顽强抵抗的江南人进行了大规模屠杀,因此江南地区的反清情绪也特别高。自康熙以来,清朝统治者就采取了各种方法来管理江南。康熙曾六次下江南,乾隆皇帝想效仿康熙六次南巡,前两次和祖父一样,以杭州为终点。
江南古称吴越,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江浙虽然人口不多,但占地面积很大。它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江南生产的丝绸和茶叶一直是宫廷内外的高端必需品。
江浙人文茂盛,是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这里的才子学者也很多。多年来,这里的人才比其它省市高出数十倍。另一方面,浙江和江苏是明末遗民活动的中心,反清思想和言行不断。如果没有浙江、江苏这两个省市的巨大财产收入和绅士的支持,清朝的统治将极其困难。牢牢控制江浙,充分利用江浙地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乾隆时期的“繁荣时期”,也成为乾隆六次南下的根本原因。
乾隆南巡地点
清朝乾隆皇帝南下六次。乾隆十四年,乾隆皇帝解释了他南巡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江浙官员代表军民绅士请皇帝幸运;二是江浙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员稀少。皇帝应该去调查,询问人民的痛苦;第三,根据经史和圣祖南巡的例子,建议大学士和九清援允许他们邀请;第四,恭敬母后,参观名胜古迹,表达孝心。那么乾隆南巡的主要地点是什么呢?
[img]74392[/img]
图片来自网络
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去江宁府、杭州府、扬州府、苏州府,之后四次还要去浙江的海宁。
乾隆南巡第一次南巡的路线是渡黄河后乘船沿河南下,经扬州、镇江、常州、苏州、嘉兴,最后到达杭州。去过嘉兴的时候,还说明一定要去烟雨楼。乾隆第二次南巡的地点是2月5日到达天妃门;2月13日到达范仲淹高义园;2月20日到达苏州;2月27日到达杭州;3月18日到达江宁府;4月4日到达徐州;4月5日到孙家;4月6日到荆山桥、韩庄门巡逻;4月10日到达曲阜;4月26日回到北京圆明园。第三次南巡是由于海宁地区的堤坝被冲毁,乾隆亲自到海宁进行勘察。
乾隆的第四次南巡是从北京到山东德州大厦的;2月8日,山东进入江苏;2月3日,乾隆从苏州到嘉兴右门镇;第七天到达杭州。乾隆的第五次南巡和第六次南巡与前四次南巡相似。
南巡乾隆目的
清朝乾隆时期,乾隆皇帝曾六次巡视江南,每次都去江宁府、苏州府、杭州府等地。那么乾隆南巡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为什么要南巡?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乾隆巡逻江南的目的。
[img]74393[/img]
图片来自网络
乾隆十四年,也就是1749年,十月初五,十七两天,乾隆皇帝先后下了两个神话,讲述了他南巡的主要目的。主要有四点:一是江浙官员代表军民绅士请皇帝幸运;二是根据经史和圣祖南巡的例子,建议大学士、九清援允许他们邀请;三是江浙地广人稠,要考察慰问人民;第四,崇拜母亲后,参观各地的名胜古迹,表达孝心。
因此,乾隆南巡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游山玩水、减免税、巡视河工海防、礼仕、科举人才等。江南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无论是名胜古迹还是美女,都可以称之为当时的独特之处。乾隆作为皇帝,奢侈奢侈。因此,江南绝对是一个享受乐趣的地方,也可以孝顺母亲。乾隆皇帝期间,曾多次下诏,江浙安徽上千万两银。每次乾隆南巡,都会有巨大的开支,劳民伤财,减免税。乾隆皇帝以皇帝的心为心,也像他的祖父康熙一样,特别重视河工,巡逻河工海防也成为了他南巡的目的。乾隆南巡期间,乾隆为礼貌致仕大臣和“培养士”做了大量工作。并重用许多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士类”。这是乾隆南巡的主要目的。
乾隆南巡的目的:游山游水或寻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