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晚李白、杜甫六七十年的诗人元祯,在《唐故工外郎杜君墓系铭》中有句“时人称之为李杜”。由此可见,李白杜甫去世前后都有“李杜”之说。
[img]73287[/img]
李白与高适、孟浩然、何知章等诗人关系良好。李白曾经写过“我爱孟夫子,世界闻风流”,这表明了他与孟浩然的深厚友谊。李白与诗人高适的关系也很好(他是唐代诗人中最大的官员),但他们没有走在一条“道”上。后来,他们疏远了。李白和何知章是好朋友。
李白第一次进长安街,遇到了何知章。这时,何的诗已经出名了,官是三品,无论哪方面都是顶尖人物。李白的《蜀道难》让何知章惊叹不已:“你真是一个被贬的太白金星!”从那以后,李白就有了“流放仙女”的雅号。
李白第二次进入长安也得到了他的贡献。然而,这一群体的诗歌辉煌、民族情怀和个人魅力显然与李白和杜甫不在同一水平。后人将“李白和杜甫”并列为“李杜”,这是反复权衡和经得起考验的。
[img]73288[/img]
闻一多说:李和杜的相遇意味着两颗星的相遇。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除了孔子和老子的相遇,没有什么比这两个人的相遇更重要、更难忘的了。
毫无疑问,李白和杜甫是两座耸立的高山,是两个艺术生活的标本,是支撑中国文学和东方文明的两大支柱。自唐以来,当人们谈论其中一个时,他们通常会联系另一个人。事实上,两人见面有据可查的记录是三四次。有人统计了他们诗中涉及对方的诗。李说杜,三四首:杜说李,近二十首。通过这个数字,杜甫更加怀念和关心李白。
中唐以后,中国逐渐形成了“扬李抑杜”或“抑李扬杜”两大群体。
[img]73289[/img]
喜欢谁不喜欢谁,喜欢他的作品或不太喜欢他的作品,这是个人偏好,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有些中国人有好的胜负,好的座位,像戏剧效果,所以,把两个人拉在一起,相互比较,找到差异,比较,两个人只是反对,赞扬一个贬低,一个打倒另一个,必须战斗。
如果你喜欢他,宽容他,包庇他;如果你不喜欢他,你会伤害他,责骂他。或者为了暂时的政治需要扭曲他。这是我们的问题。我们应该改变它。
解密:为什么世界总是喜欢一起谈论李白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