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2年,也就是公园1352年,出生在濠州钟离一个农民家庭的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并邀请了童年玩伴朱元璋加入。由此可见,朱元璋与汤和的关系并不一般。这两颗孤星注定要排在一起。童年时期的共同生活给他们带来了志同道合、知己难找的亲切感。青春期的一封信让他们踏上了抗元之路。朱元璋第一次加入志愿军。汤和仍然是他的顶级老板,但汤和像他的兄弟一样尊重朱元璋。就这样,在朱元璋成为皇帝后,汤和成为了他的铁杆亲戚。无论朱皇帝有政治困惑还是军事困惑,汤和都可以成为他谈话的忠实大臣。
他们的人生历程相当丰富。到了十三年,唐和与朱元璋合作征服滁州和州。当时他身边的将军都趾高气扬,不愿意屈居人下时,唐和认真听从指挥,毫无怨言,坚决执行朱元璋的命令。这种谦逊的品质让朱元璋非常高兴。
[img]72127[/img]
直到15年,唐和才和朱元璋一起征服了太平,平息了陈野先的动荡。在此期间,唐和左大腿被箭射中,但他并不害怕。取出箭头后,他继续战斗。朱元璋非常欣赏唐和的真诚。
直到25年,在朱元璋军队与张士诚的战斗中,唐河虽然被炮兵炸伤左臂,但仍带伤出战,勇敢杀敌,征服平江。朱元璋送来了大量的黄金和丝绸来奖励他的军事成就。
洪武年间,唐河被派往北伐,为朱元璋平定北方内乱,消灭元军残党,巩固明朝政权,铲除朱皇帝统一局面后患,铺平道路。
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年纪大了。唐和知道他不想指挥军队的初衷,并主动希望回到他的家乡。到目前为止,两位在战场上大吃一惊的英雄分道扬镳。朱元璋的远见汤和深深的钦佩,唐和的谦逊也赢得了朱元璋的信任,一切都不是盲目的,两人可以说是珍惜英雄的英雄。
[img]72128[/img]
洪武二十三年,汤和兵重,朱元璋亲自去看望,等汤和病好了,朱元璋又带他去了京城,享受了最好的医疗保障。汤和70岁去世后,朱元璋把他封为东瓯王,他的头衔是襄武。
为什么汤和能活到最后?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成为皇帝,明朝从此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在中国历史上,皇帝杀害忠臣似乎很常见。成为一万多人后,他开始担心他的右臂是否想分开一半。通常喜欢怀疑和刻薄的朱元璋为了巩固龙椅,保护朱家王朝的利益,把这一举措发挥到了极致。
朱元璋可以说,他尽了最大的努力,用尽了阴谋,杀害了无数人。几乎所有一起战斗过的开国元勋都被杀。只有唐和幸免了。唐和朱元璋从小就一起努力与世界作斗争。可以说,朱元璋明朝伟大事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唐和有关。唐和作为开国大臣,最接近朱元璋,最了解中国的现状。你知道得太多吗?唐和找到了一线活力,获得安享晚年的机会。
[img]72129[/img]
据史料记载,明朝34位开国功臣中,只有4位免于杀人之祸,朱元璋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杀人功臣最多的皇帝。然而,汤和仍然找到了一条出路,这与他平时的谨慎、诚实、对皇帝的奉献是分不开的。早在朱元璋起义时,唐和就尊敬他,听从朱元璋的话,从不反驳他。当然,这是基于朱元璋果断的决定,赢得了下属的信任,否则就不可能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元朝灭亡后,唐和是第一个主动交出兵权的将军。当时,朱元璋尽量减少了唐和自己的威胁,给了唐和一种特殊的安心。随着朝鲜地位的提高和平时的观察,唐和意识到年纪大的朱元璋已经无效考虑了军权,开始意识到自己将尽最大努力走上历代臣子的唯一途径,于是主动退出历史舞台。比如朱元璋要求告老归乡,旨在告诉太祖,他成功后永远不会为自己的成就而奋斗,也永远不会威胁到王权。他只想做一个普通人,体验一个普通孩子的宁静。即使不问朝政,唐和也知道自己一直被朱元璋监视。他整天游山游水,不交当地朋友。他与朝廷脱轨。朱元璋对此非常放心。此外,唐和之前的表现让朱元璋绝对放心。唐和病重的时候,朱元璋亲自去看望。可以说,除了一定的运气成分,汤和成为落网之鱼的一系列表现是分不开的。
为什么明太祖朱元璋滥杀功臣?汤和能活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