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地域色彩浓厚的财神,如扬州汉沟大王庙,供奉吴王夫差和汉代吴王刘英。夫差开汉沟,刘英“煮盐东海,铸钱铜山”,为扬州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也被当地人崇拜为财神。江西德兴贪源地区流行五显财神信仰。五兄弟封号首字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人。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img]72038[/img]
赵公明
在各行各业的财神中,最著名的是赵公元帅赵公明。民间供应的赵公明财神像都是盔甲、长袍、鞭子、黑胡子,形象强大。周围经常有聚宝盆、大元宝、珍珠、珊瑚等,以增强财富收敛的效果。
《辞海》说:“财神,传说赵名公明,秦时得道于终南山,道教尊为‘正一玄坛元帅’。又称赵公元帅赵玄坛,秦时避乱,隐居终南山。就像黑脸浓须,戴铁冠,手持铁鞭,坐骑黑虎。所以又称“黑虎玄坛”。传说可以驱雷役电,消除瘟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中国百科全书·宗教”说:“俗祭财神为赵公明,又称赵公元帅,赵玄坛。据说是终南山人,秦时避乱,隐居终南山。精修得道,能驱雷役电,除瘟剪疟,去病解灾,买卖求财,使之宜利。神像戴着铁冠,一手举着铁鞭,一手拿着翘宝,黑脸浓须,身穿黑虎,全副军装。俗以三月十五日为神诞,祭祀之能使人致富。民间祭祀,要么在正月初去财神庙祭祀,要么在家迎接财神贴子,要么在店里装扮成财神。”
晋朝以前,赵公明和财神一点也不碰边,他只是天帝手下的一员将军,专门从事冥间工作,勾取人命。隋唐时期,赵公明的权力增强了一些,成为了“瘟神”。比如《列仙全传》说他是八个鬼神之一,专门做痢疾、散毒、咆哮、杀人、伤害世界。唐宋及其以往的书籍,如干宝《搜神记》、《真诰》、赵公明被描述为“太上洞渊神经”等五瘟之一。
[img]72039[/img]
木樟赵公明
直到元代成为书明代略有增编的《道藏搜神记》和《三教搜神大全》,赵公明才被称为财神。三教搜神大全卷三云:“赵元帅,姓赵忌公明,钟(终)南山人也。自秦时避世山,精修至道。后来,在道教神话中,他成为张陵修炼仙丹的守护神。玉皇被授予正义玄坛元帅,成为奖惩诉讼、保病救灾的神,买卖赚钱,使之受益。因此被民间视为财神。又称黑虎玄坛,就像黑脸浓须,头戴铁冠,手持铁鞭,身穿黑虎。”
然而,在赵公明成为财神的早期阶段,他并不出名。他凭借明代流行小说《封神演义》的大肆渲染和描写,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封神演义》中,赵公明原本是峨眉山罗浮洞的仙女。他被商周王的太师文忠邀请帮助商人与周抗争。赵公明有着无限的法力。他曾经把姜子牙集团打得落花流水。后来,他被姜子牙大师元始天尊摧毁。
姜子牙灭商后,在封神台上大封诸神,也给赵公明一个神位: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他的职责是带领下属四位正神迎祥纳福,追逃。赵公明的职守是“迎祥纳福”,他的下属是“招宝”、“纳珍”、“招财”、“利市”(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友益),统治世界财富。正是从这时起,赵公明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财神。
[img]72040[/img]
从凶神到财神,赵公明并非偶然,它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民族文化心理。古代中国人一直以农为本,以商为终。即使他们创造了上帝,他们也会选择有劣迹的上帝作为财神,这可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财富”和“利益”的蔑视。再加上封建社会流行的无商不奸的观念,上层社会认为经商地位低廉,财神自然冷落门庭。到明朝中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言利不再为人耻笑。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财神的地位大大提高。此外,商业本身也有很大的风险,商人也需要帮助神的“帮助”,使精神得到支持,这就是财神受到追捧的真正原因。
赵公明怎样才能成为传说中的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