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高祖高欢(496-547年),字贺六浑,高欢祖籍渤海县人,世居北方,生活习俗鲜卑。高欢的六代祖先高隐曾经是晋朝的太守。他的五代祖先高庆、高祖高泰、曾祖父高湖、慕容氏燕国,曾祖父高湖在慕容宝死亡时降附北魏。他的祖父高静,官到北魏待御史,因犯法被流放到怀朔镇。当他父亲高树时,他的家庭已经沦落,高树是一个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
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高欢的青春确实在成长。由于从小在边镇长大,周围都是鲜卑士兵,高欢成了一个完全鲜卑的汉人。当时这样破落户的孩子,更不用说前途了,单就生活而言,各方面都不尽如人意。直到鲜卑富家女娄昭君委身下嫁,才得到改善。高欢这才从女方嫁妆中得到匹马,有马才有资格成为边镇队队长(下属100人左右)。
[img]69973[/img]
北魏末年,河北人民起义爆发。高欢参加了杜洛周起义军,回到葛荣,成为了一名亲信的首都。后来,他叛逃了朱荣,收集了六个城镇的其余部分,镇压了青州的流民起义,担任了第三个城镇的酋长和晋州的刺史。
公元532年,高欢起兵消灭尔朱氏残余势力,以大丞相控制北魏朝政。
公元534年10月,高欢逼走孝武帝,立元善见为帝,为孝静帝,迁都叶城,史称东魏。高欢自居晋阳,遥控朝政。专门从事东魏朝政16年。
高欢从小就没有读过书,也没有治国的经验。他用自己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民族。
东魏当政期间,高欢更加关注农桑,关心民间疾苦。他先后沟通了卫生用水和漳水,开通了天平渠(天平年间挖掘,以年号命名),用于灌溉良田。他还多次控制黄河水患,亲自出游四方,了解当地官员的民生,及时消除对严厉行为的惩罚(如尉景)。;清廉州官员,奖掖晋升(如韩轨)。
为了扩大剥削对象,增加租税和服务收入。高欢在统治区多次检查户籍,搜索人口。
[img]69974[/img]
早在公元538年,他就下令禁止各地牧守长擅立佛寺,以防止大量国家编户成为免征租税的僧尼。
公元543年,高欢亲自巡逻冀、定二州,对河北户口进行校对核实。
次年10月,他派孙腾、高隆为括户大使,在诸州分行,共查出60多万无籍人口,迫使大量流离失所,侨寓人口返乡。
北魏末年,原本衰落的柔然汗国,由于参与镇压六镇起义,逐渐强势起来。东西魏分裂后,高欢和宇文泰没有时间北顾,竞相与柔然通好,使柔然可汗阿那瑰称霸漠南,势力无缘无故。
公元546年,西魏与柔然合谋进攻东魏。高欢得知后,一方面在幽、安、定三州北方危险关口修建防御工事,另一方面派臣下令柔然为儿子高澄求婚。柔然可汗拒绝嫁给女儿高澄,强迫高欢嫁给自己。高欢被迫将妻子匹娄家别居,纳柔然公主为正房。高欢屈辱妥协,取悦柔然,以换取北方的和平,全力以赴对付西魏。
高欢知道鲜卑士兵和汉人之间的矛盾。他试图调和胡汉之间的关系。然而,调解工作并不成功,也没有像西魏玉文泰那样将汉族和鲜卑人融入关龙集团。高欢治下的汉族和鲜卑人民之间的民族矛盾非常尖锐。此外,高欢无缘无故地偏爱鲜卑人,加深了这一矛盾的存在,导致高欢及其背后的北齐国家短暂,最终输给了由关龙集团组成的北周。
[img]69975[/img]
高欢在政治和经济上对六镇鲜卑给予了许多特殊的照顾,规定他们以战争为主要职业,不从事生产,衣食供应依赖于汉族人民。晋阳周围的六州鲜卑拱卫不仅有利于高欢对军队的分配和使用,而且成为他的重要兵力来源。
高欢深沉,机谋丰富,军政天赋极强。善用人,不问地位高低,只能举。治军严明,士乐为效死。从他为尔朱荣出谋划策,到后来打破掌权的尔朱家族,都表现出了这一点。此外,高欢临终前告诉儿子高澄,侯景必然造反,但只要慕容绍宗为帅,就可以讨平。结果不出高欢所料。高澄和高洋未来的团队基本上没有建制,为北齐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没读过书 当上权臣后,治理国家有自己的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