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司马绍的故事:举目见日 不见长安

晋明帝几岁,坐在元帝的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的消息,放声大哭。明帝问他为什么哭,以东渡意告。②。因为问明帝:“汝意说长安怎么远?”回答说:“太远了。

不闻人从日本来,居然知道。”元帝异之。明天,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乃回答说:“快到了。”元帝失色,说:“昨天为什么不同?”回答:“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世说新语夙惠第12-3)

[img]65283[/img]

翻译:

举目看日,看不见长安的意思是抬头看太阳,却看不见长安。来自晋明帝。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曾经坐在元帝的膝盖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阳的情况,不自觉地伤心地哭了起来。当明帝问他父亲是什么让他哭的时候,元帝告诉他过河的意图。于是他问明帝:“你看,长安离太阳哪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很远。很明显,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来自太阳。”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讶。

第二天,他召集大臣们吃饭,告诉大家明帝的意思,再问他一遍。出乎意料的是,明帝回答说:“太阳很近。”元帝惊呆了,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明帝回答说:“现在你可以抬头看太阳,但你看不到长安。”

晋明帝司马绍(299-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瑞长子、晋文帝司马玉异母兄、母宫人荀、东晋第二位皇帝,322-325年在位。

司马绍于322年登基。太宁两年(324年)平息了王敦的叛乱,停止了对王敦党羽的调查,全力重用王导安定皇帝的权威,与江东大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对“王敦之乱”做出了善后,稳定了东晋的局势。太宁三年(325年),司马绍病逝,终年27岁。他死于明朝皇帝的头衔和寺庙的头衔。 ,葬于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

[img]65284[/img]

司马绍聪明善断,懂事理。东晋政权初建时,兵荒马乱,生民涂炭,国力空虚疲惫,权臣王敦等作威作福,东晋政权随时都面临着毁灭的危险。司马绍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中心,成功制衡了权臣。他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南渡侨姓与吴姓士族的矛盾,稳定了当前形势,使社会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虽然在位时间短,但对稳定国家大局影响深远。

司马绍如何评价历史?

曹毗《晋江左宗庙歌》第六部分:“明明肃祖,澄弘皇帝。英风夙发,清晖载路。叛逆纵特,充耳不闻。鞠躬振朱旗,然后豁天步。宏猷渊塞,高罗云布。咸宁,洪基永固。”

[img]65285[/img]

南朝齐谢赫的《古画录》:“虽略于形色,颇得神气。笔迹超越,也有奇观。”

《晋书》中唐·房玄龄等等:“皇帝聪明有机断,尤其是物理。当时兵凶饥饿,死疫超过一半,虚弊甚至,事情极其艰难。属于王敦,威胁震主的力量,将移动神器。皇帝骑自行车遵守,以弱制强,潜谋独断,勾勒出大昆。改授荆、湘等四州,以分上流之势,拨乱反正,强本弱枝。虽然享国日浅,但规模宏远。”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明帝不死,中原复来了!天假五胡乱,中夏乱,气数差,皇帝早世!王敦之横,元帝紧张崩溃,皇帝以年轻冲当多难,举动出人意料,不是神武哉吗?”


司马绍的故事:举目见日 不见长安司马绍的故事:举目见日 不见长安

,,,,,

  • 晋成帝司马衍几岁登基?苏峻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 晋成帝司马衍是东晋王朝的第三世帝王,他年幼由庾太后辅佐登基。司马衍亲政之后为了能够削弱王导为首的门阀世家的强大政治势...

  • 少年皇帝晋成帝司马衍:做了一生的傀儡皇帝
  • 晋成帝司马衍是东晋时期的第三代皇帝,字世根,是司马绍的长子,和后来的晋康帝司马岳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他们的母亲是明穆...

  • 司马睿晚年生活有多不堪?司马睿是怎么死的
  • 只不过,司马睿做得最聪明也最愚蠢的一件事情是任用了王导。司马睿即位后,在皇族中声望不够,势力单薄,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

  • 司马睿是谁的儿子?司马睿临死前设下的反间计
  • 我们知道司马睿的父亲是琅邪王,他是出生在王室之家,本来手中就没有什么权力可言。后来成为了东晋的开国皇帝,主要还是有王...

  • 司马绍与王敦有何深仇?在王敦死后还要辱尸
  • 晋明帝司马绍,出生于公元299年,卒于公元325年。他是晋元帝的长子,母亲位份比较低,是宫人荀氏,同父异母的兄弟是晋简文帝...

  • 司马绍介绍晋明帝 晋明帝在位期间平定了王敦叛乱
  • 晋明帝司马绍(298-325年),字道畿,晋元帝之子,庙号肃宗。母亲出生在代郡。他生来就像一个鲜卑的人,直率。在位期间,他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