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是明清时期的宫殿禁地。从明永乐皇帝朱迪到清宣统皇帝溥仪,有明朝十四帝和清朝十帝。它曾经是24位皇帝的家。古代中国人认定天帝住在天上的紫色废墟中,所以天子的住所被命名为紫禁城。
每年春节、冬至和皇帝生日,或皇帝登基结婚,宫殿都会在太和殿举行盛大的仪式。最重要的仪式之一是登基仪式,标志着旧统治者统治的结束和新统治者接管权力的开始。那么,这个仪式是如何举行的呢?
在明朝皇帝中,明仁宗朱高炽是第一位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登基仪式的明朝皇帝——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紫禁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主人。
明朝皇帝的登基仪式在《明史礼记》中被称为“登极仪”。在当时的背景下,这无疑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因此,在封建礼制中,有详细的安排和规定。
[img]64036[/img]
网络配图
《明史礼志》记载:“早期‘司设监’陈玉座在奉天门,‘秦天监’设时鼓,‘尚宝司’设宝案,‘教坊司’设中和韶乐……”
这是仪式前期的准备工作。所谓司设监、钦天监、尚宝司、教坊司,都是当时礼仪部门的直属机关。“司设监”相当于今天的后勤部门,有总理、管理人员、书籍、书籍、手掌、写作、监督人员等。
“钦天监”的工作是观察天象,计算节气,制定历法。有监督、监督、副等官员向皇帝报告所谓的“天意”;尚宝、教坊两个部门一个负责设备的安置,一个负责仪式上的文艺表演。这些部门是筹备“登极仪”的主要机构。
“是日子,早点,派官告天地宗社。皇帝有孝服告几宴(陈列祭品桌,前面有先帝和神的牌位)。”这是仪式的序幕。首先,礼部官员应该去天坛、农坛、太庙告诉祖先。
“到时候,鸣钟鼓,皇帝的贡服御奉天门。”明朝皇帝只在特别盛大的仪式上穿黄色的贡服,他们每天都穿黑色绣龙形的正式服装。洪熙皇帝穿着黄色的贡服登上天安门大厦后,登基仪式正式开始。
长期以来,天安门广场前的官员都穿着朝服。在“洪路寺”官员的指导下,他们穿过金水桥进入紫禁城。但此时,他们无法进入“奉天殿”。
皇帝还在奉天门祈祷,@ 大臣们只能留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他们以“文东武西”的方式跪在御道两侧,皇帝与神仙沟通后从“奉天门”上下。
明仁宗从天安门城楼上下来后,进入“奉天殿”。大臣们根据官阶进入,向新皇帝表示祝贺。随后,“司礼太监”正式宣读诏书,确认新皇帝的身份。一个王朝开始了。
从那以后,仪式就确定了,明朝皇帝的登基大致遵循了这一规则。换句话说,天安门广场见证了几乎所有明朝皇帝的荣誉。
1644年4月25日上午,李自成起义军从德胜门进入皇宫,最终推翻了统治276年的朱明王朝。1644年6月3日,在山海关石战役中战败的李自成回到北京,在武英殿举行登基仪式。
[img]64037[/img]
网络配图
封妻高氏为皇后,派宰相牛金星到天坛祭天。但第二天一大早,他匆匆离开北京,向西奔跑。“大顺”政权从入城到离京只存在了42天。
清朝入关后,举行了十次仪式。在这十次仪式中,有两次是特殊情况,一次是顺治第一年爱新觉罗·福临的登基。八年(1643年)8月9日,清太宗太极在盛京(沈阳)猝死。经过一场混乱的王位纠纷,6岁的福临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8月26日,福临登基大政殿,向蒙古和朝鲜发出即位诏书,告诉世界。第二年,福临的叔叔多尔根,在明朝驻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带领下,指挥八旗强队走出白山黑水,跨越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农民军,迅速占领北京。
同年9月,福临和清朝皇室人员从沈阳抵达北京。10月初一,在臣僚们的包围下,福临亲自前往北京师范大学南郊祭祀天地,即皇位,正式向世界颁布法令,宣布清朝统治全国。改年号是顺治,今年是顺治的第一年。
清初,王子之间的争夺相当激烈。为了缓解这一矛盾,雍正开始采取秘密储存的方式,即皇帝生前没有公开设立王子,而是秘密写了选定王位继承人的文件,一式两份,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个封在“储箱”里,放在清朝顺治皇帝写的“正大光明”牌匾后面。
皇帝死后,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箱”,与皇帝身边的秘密进行了对比检查,经核实后宣布皇位。乾隆、嘉庆、道光、咸丰都是按照这个制度登上宝座的。
清末,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和光绪皇帝没有儿子,这种秘密存储的方式失去了意义。
另一个特殊情况是嘉庆皇帝的登基。他的父亲乾隆亲自传位,名为授予仪式。仪式隆重而欢庆。乾隆一到位,就密定了继承人。乾隆元年7月,乾隆皇帝召集总理事务大臣、九清参观乾清宫西暖阁,让大臣们亲眼目睹他的密写和隐藏经历。
乾隆当时选定的继承人是孝贤皇后生下的第二个儿子永莲。但永莲在乾隆三年后就去世了。乾隆皇帝命令大学生鄂尔泰和张廷玉以王子的礼仪,拿出藏有永莲为继承人的密诏,处理永莲的葬礼。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重建秘密诏书,藏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的铁箱里。1795年,85岁的乾隆皇帝召集所有皇帝、孙子、满汉大臣齐聚圆明园勤政殿,在“正大光明”牌匾收藏多年后,当众取下并打开了秘密旨。
嘉亲王永燕正式登记为皇太子,改名为玉燕,移居玉清宫。乾隆在登记皇太子的同时,还决定履行退位的愿望,并颁布了一项禅宗圣旨,决定在冬至期间成为禅宗皇太子。
袁世凯还跟随古代皇帝举行了登基仪式。不幸的是,在皇帝的宝座上坐热屁股之前,他在反对声中死于抑郁症。
[img]64038[/img]
网络配图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上午,清朝唯一的禅宗让位仪式在紫禁城正式举行。禅宗仪式举行后,嘉庆皇帝登基仪式隆重开幕。
除了这两种特殊情况,其余八种都是新皇帝在上一代皇帝丧葬期间即位的。雍正13年8月(1735年),雍正帝死于圆明园。9月,乾隆皇帝在太和殿登基。9月初三,登基仪式准备就绪,礼部尚书奏请即位。
乾清宫正门要挂帘,表示丧事暂停。弘历到保和殿降舆,先到中和殿升座,各级官员行礼。行礼结束后,官员们各就各位,礼部尚书再演,请当皇帝。
弘历在太和殿是皇帝的位置。此时,按照一般的仪式规定,由中和韶乐队演奏。然而,由于葬礼期间,音乐被设置而不是制作,只在午门上鸣钟鼓。
乾隆皇帝即位后,他下台鞭打了三次,大臣们按照密码跪下来敲打礼物。在百官行礼时,音乐设置而不作,大臣们庆祝的表情也不宣。最后,颁布诏书,表示皇帝是“真命天子”,仪式庄严隆重。
@ 大学士再次将诏书捧出,交礼部将诏书捧到阶下,交礼部司官放在云盘里,由銮仪卫人共同从中道出太和门,再鸣鞭,乾隆皇帝还宫。
文武官员由太和门两侧的昭德门和贞度门随诏书出午门。他们把诏书放在龙亭,抬到天安门城楼上颁布。乾隆皇帝回到寺庙,换上孝顺的衣服。大学士把“皇帝的宝藏”还给大学。
这是典型的登基仪式,其余七次都差不多。在朝廷仪式上,除了第一次登基和授予仪式外,还有亲政、晚清的垂幕听政、皇帝的尊号、徽号、皇太后、皇太后的尊号、徽号等。
紫禁之巅:天安门第一次登基的皇帝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