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是否篡改康熙遗诏夺取王位?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了“雍正-清代宗文物展”,以平反雍正。
从展出的246件雍正文物档案中,观众可以充分了解这位从登基到死亡争议不断的“话题君主”,雍正将外界谣言编成《大义感迷录》,也在展出中。此外,展览还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提供的37件展品。
雍正是清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以他为主题的电影、戏剧和小说非常受欢迎。在官方历史上,皇帝有很多传说,包括篡改康熙遗诏、巩固六位皇室亲属、阴险恶毒的个性等。最流行的是雍正展示了少林的轻功。康熙遗诏是从紫禁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面获得的,将“十四子”改为“四子”。
虽然历史学界争论康熙遗诏的真实性,但没有证据表明康熙将传给十四个儿子。
在“雍正-清代宗文物展”中,有一本汉文《康熙遗诏》,可以看到遗诏上清楚地写着:“雍亲王的四个儿子胤祯,性格高贵,深爱着我,一定能克服大统,继我登基,也就是皇位。”
事实上,将储君名单放在“正大光明”牌匾后的先例始于雍正,而不是康熙。雍正经历了骨肉相残的痛苦经历,建立了秘密建筑和储存,继任者名单密封在金盒里,藏在牌匾后面。
雍正还流传着寻找父亲、强迫母亲、杀死兄弟、屠杀兄弟、杀人等十大罪行。雍正把这些谣言编成了《大义感迷录》一书,一一反驳,并试图在全国范围内驳斥谣言。出乎意料的是,它越来越黑。这本《大义感迷录》也在展出之列。
两岸清史研究学者从雍正遗留的文物中发现,雍正45岁登基。在位13年期间,他勤于管理政治,消除贪婪,提高诚信,拥有丰富的国库。他的艺术品味精致而优雅。他更擅长书法和文学才华。雍正常夜间,他挑灯,批评和折叠。在这次展览的每一个折叠中,至少有几十字,数千字,充满了个人指示,令人惊叹。由此可见,他惩治腐败,倡导廉洁政府,奖惩分明。
在这次展览中,北京故宫提供的37件文物大多是台北故宫缺少的雍正肖像,包括雍正朝服图、《泥塑画雍正像》和13页《胤祯行乐图》,观众可以赌雍正庐山的真面目。
雍正在康熙的35位王子中排名第四。根据《清代宗宪皇帝本纪》的描述,雍正的母亲怀孕时“梦月入怀,五彩缤纷”,出生时也有各种吉祥的迹象。文章讲述了雍正的外表“美丽、高鼻子、纤细的身材、丰垂的耳朵、响亮的声音和明亮的眼睛”。
雍正朝服图应该是雍正即位初期制作的。雍正穿着皇帝参加盛大仪式时的黄色朝服。他端庄威严,不失文人气质,很难把他和阴险恶毒联系起来。
北京故宫还提供了一尊14厘米高的泥塑画雍正像,现实主义展示了雍正纤细的眉毛、小眼睛、高颧骨和薄嘴唇。他手里拿着如意坐在檀香圆椅上,估计他大约30岁或王子。
最有趣的是《胤祯行乐图》系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13页音乐图描绘了雍正穿着喇嘛服、道士服、渔夫服、化身村民耕种,或者戴着假发打扮成欧洲贵族服装打猎刺虎的场景。雍正的“多变形象”堪称当代服饰文化的先驱,也可见他对西方文化、佛教宗教等不同宗教文化的广泛接受。雍正对道教养生灵丹相当着迷,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雍正死于吃丹药。
两岸故宫展为雍正平反:正常继位未篡改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