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孔尚任罢官:康熙为什么砍倒自己竖起的尊孔标杆?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风头正劲的孔尚任莫名其妙地罢官。

300多年来,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把锤子当针(真)”的文人书生,钻进旧纸堆,寻找证据,试图了解这位“世界第一”的文化明星和剧作大牌,为什么突然被罢免?结果,它变成了一个“谜”。

[img]63865[/img]

要研究孔尚任罢官,首先要看他的官是怎么上去的?

孔尚任虽然出生在高门望户,书香世代,却屡试不第。“学文武道,货与帝王家”,眼看就没什么戏了。没想到人到了中年就会来运转,被九五之尊的年轻皇帝一眼看中。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康熙二十三年。

那一年,30岁的康熙来到曲阜祭孔。那是满人入主中原后的第41年,作为政权,大清还处于襁褓中。因此,我们不知道康熙是否想顺便当伯乐,但毫无疑问,他需要用尊孔的政治旗帜来赢得人们的心,以巩固清初的统治。这时,孔尚任恐怕做梦也没想到,隐居曲阜石门山苦修,梦想咸鱼翻身的他,会被孔府推荐为司机,并在御前讲经。这是历史的偶然。

36岁的孔尚任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的“引驾”和“御前讲经”都非常成功,因此赢得了皇帝的青睐:“孔尚任等,陈书说,克副我怀,不拘例议用”。这种“非正式”就是破格,孔尚让一个胡子童生,被破格“议用”为国子监博士。虽然这个官员不是很好,只负责教育什么的,也就是副处级的样子,但那是皇恩浩荡。有多少人能获得这种荣耀?

但也并非毫无疑问。按常理,所谓“不拘例”,即使不安排“坐火箭”,也要让“坐飞机”。想象一下,圣上这么大的来头,“议用”到“凤凰池”还能成问题吗?但朝廷并没有让他一步登天,而是缩水打折,只给了一套七八品的行头。既没有许以高官显位,也没有让进枢密关键,这是可疑的,天知康熙所谓的“非正式”,是不是哄妹妹上轿?所谓“青睐”是假装姿势吗?所谓“克副我怀”是场景吗?

其实这些统治者的把戏说穿了就漏水了。

康熙来到曲阜。什么是祭孔?显然是为了你自己的肖像!他想为自己画一幅尊重孔崇儒的政治粉墨画,让世界各地的人,尤其是汉族知识分子,都知道他爱新觉罗
玄烨和你一样,圣人门徒,高举孔儒大旗!既然是为了自己画像,为什么不借此机会给孔家一个布衣,欣赏副顶戴花羽,尊重孔崇儒的外表,增添一种珍惜才华、求贤若渴、不分满汉、只有才华的光环呢?那么,他的“光辉形象”不是更耀眼更迷人吗?而且这种事情往往点到便成,一个毕马温就够了。

说白了,孔尚任当官,什么是知识造化运气?显然,人们想用他的牌,拉这条政治小线!这就是历史的必然。

@ 要研究孔尚任罢官,必须问谁能动他。

不用说,当然是康熙。孔尚任的官既是皇赐,他的身份也与一般科举入仕不同。换句话说,他才是真正的“恩科”进身,“殿试”登堂。这样一个和天子门生没什么区别的人物,又是圣人之后,正是需要大加利用的时候,谁能不认识呢?别说参他动他,就是巴结还怕不及。所以除了康熙本人,没有人能做到“倒孔”。

[img]63866[/img]

事实上,康熙一直在把这个木偶做大做强。在担任国子监博士期间,孔尚任曾与工部侍郎孙在丰到淮、扬一带治河三年。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下派临时锻炼。回京后,调任户部主任。虽然官员不大,但他们的水平提高了,成为了正六品的朝廷命官,开始进入掌管国民经济命脉的实权机构。不久之后,他被提升为广东清官司员外郎。虽然他只是五个产品,但与现在的官阶相比,他正式进入了高级干部的行列。

可以说,如果孔尚任聪明,能够照顾好自己,即与康熙保持政治一致,他的未来可能是无限的。不幸的是,他不知道时事。

说到第三条,既是政治木偶,康熙为什么要废他?

这对康熙来说是极其痛苦和尴尬的。很明显,当初“选马”是你,今天“杀马”也是你,既有今天,何必当初呢?你不是圣明天子吗?所以,谁也不难想象,只要有一点回旋余地,康熙就永远不会自抠眼珠子。换句话说,根据当时的情况,如果孔尚任没有犯“天条”,康熙再也不会摊牌。那孔尚任能犯什么“天条”呢?“不务正业”“贪污牵连”这些在政治木偶中可以算是什么?显然,一定是孔尚任政治上的大问题,康熙绕不过去!

孔尚任有什么资本问题?当然也只能是桃花扇。

孔尚任在官场待了16年。他不去想康熙为什么赏他一官半职,却花了10多年的业余时间收集材料,数易其稿,创作了什么感叹兴衰的桃花扇!这叫什么时事?

这一直是统治者心惊的“莫谓书生空议论,头上扔血斑”,孔尚任的政治问题也在于斯。

孔尚任在《桃花扇》中“空谈”了什么?“孩子们深情地卖掉了它。桃花扇的底部被送到南朝,一个接一个地撕碎。再一次,鲜血打开了红桃和红桃!”好家伙,这不是为南明唱挽歌,鼓励反清复明,公开造反吗?

可以想象,1699年,刚从笼子里出来的《桃花扇》在首都引起轰动时,康熙派人向孔尚任索要稿件。看完之后会是什么感觉?那些吃朝廷工资的人看不到如此明显而强烈的反清倾向,甚至争相传抄。内廷和班社竞相表演,真是洋相出尽,极其愚蠢!

[img]63867[/img]

如果你想说皇帝是皇帝,人们的政治嗅觉是不寻常的,鼻子闻到气味是错误的,一眼就看到骨头,不接受真的不好!事实上,更能反映其政治智慧的是对这一事件的处理。

“处理”无非三种:一种是“热处理”,一种是“冷处理”,另一种是不处理的“处理”。

按照大清律,普通人不用说煽动造反,当然要“热处理”,杀头,杀九族,动作越大越好。但对于眼前的白眼狼孔尚任,杀他马上就会面临下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不要杀他九族。其实没有退路。若只杀孔尚任而不灭其九族,搞个“烂尾案”出来,大清律和康熙本人那就尴尬了。而灭门孔府,动静又闹得太大,不仅山东要血流成河,世界也要血流成河,也许就不能收场了!康熙比任何人都清楚,孔门之不能灭,是“尊孔”旗不能砍,还得继续扛下去,他那乳臭未干的清朝,还得靠破布维稳。@ 孔尚任给了他一记耳光,他不忍也得忍,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案就这样硬压了下来。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你怎么能叫他不尴尬,不痛苦呢?

当然,不处理桃花扇案是不可能的,但只能“冷处理”。孔尚任虽然不能杀头,但也不能留在干部队伍中。这就是为什么孔尚任没有被杀,只是被罢工的原因。显然,我必须失去我的头脑,但我只给予罢工者惩罚。极端刑事干部与行政有关。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划算、更幸运的呢?

至于为什么桃花扇案从来没有张扬,没有定性,甚至“盛演不衰”,相信8岁登基,16岁除权奸鳌拜,晚年囚禁爱子胤祥,驱逐股肱老臣,刻意制造冤案,城府深厚,权术熟悉,经常不按常规出牌的天子进行深入研究,大家都会突然意识到。

值得一提的是,老孔家知道这一点,投桃报李。孔尚任死后,尽量“边缘化”,邀请他远离。坟墓上没有桃花扇的痕迹。一个冬天来了,春天来了,花开花落,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孔尚任罢官:康熙为什么砍倒自己竖起的尊孔标杆?孔尚任罢官:康熙为什么砍倒自己竖起的尊孔标杆?

,

  • 孔子后代 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孔家后人的生活状况被揭露
  • 孔子后代:孔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成就。它在世时被...

  • 解密:先秦墨家墨子到底是如何游说各国政要的?
  • 墨子是先秦王子中罕见的农民思想家。他深刻的理论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体现在逻辑哲学上。他的话往往从小到大,甚至是类比...

  •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

  • 中国阿Q精神的鼻祖是谁?孔子的儿子孔鲤
  •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一些“阿Q”情结。鲁迅发现了这个“真理”,率先获得了文学版权,比如匕首射击,刺伤了许多人隐藏的心:“哦...

  • 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孔子高徒卜商生平介绍
  • 卜商,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44岁。以文学著称,以孔子论《诗》为特色,孔子称赞:“商人可以说“诗”已经走了。”在孔门弟子中,...

  • 悲剧孔子:人生三大不幸被妻子抛弃?
  • 妻子齐官和孔子一起受苦多年。当她对孔子青云直立的信念终于破灭时,她无法生活在这种艰难的日子里,所以她最终选择了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