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约45-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是东汉著名的女史学家和作家。她曾经接替哥哥班连续写《汉书》,晚年做了《女诫》,后世流传。此外,她还擅长散文和赋,并使用《东征赋》、《上邓太后疏》等作品比较有名。
[img]63850[/img]
图片来自网络
班昭出生在一个高贵的儒家家族,可以说是在一个著名的家庭之后。他的祖父曾经是太守,他的父亲班彪和哥哥班固都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作家,他的第二个兄弟是班超,他在西部地区出使。受他们的影响,班昭从小就聪明、勤奋、博览群书。她14岁时结婚了,但她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但班昭一直坚持妇女的道德。据说班超后来可以回家了,也是妹妹的书感动了皇帝。
学识渊博,在班固没有完成《汉书》就去世后,皇帝下令班昭到东观臧书阁续写。之后,皇帝多次召他入宫,让他教后妃。她丈夫姓曹,称她为“曹大家”。每次有珍宝,皇帝都会让班昭作赋,比如《大雁赋》。当太后临朝听政时,班昭深受她的重视,被允许参与政治事务。有一次,太后的哥哥想辞职回家,因为班昭的建议得到了太后的同意。
晚年,班昭看到家里所有的女人都到了结婚的年龄,就写了七章《女诫》来教她们女人礼仪。这本书越来越流行,逐渐成为后世古代女性的行为准则。班昭去世时,七十有二。据说太后穿上素衣表示哀悼。
班昭《女戒》
班昭是东汉著名的女性历史学家和作家。当她看到家里的女人晚年结婚时,她写了《女警告》来教她们作为女人的礼仪和真理。当时,这本书不仅被广泛复制,甚至后宫女性也竞相阅读。后来,它成为古代女性的行为准则,尤其是对读书的女性。
[img]63851[/img]
图片来自网络
班昭的《女诫》不长,只有2000多字。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篇文章。全文共八段,第一段是解释本文的原因和目的。班昭十四岁嫁给曹家,虽然丈夫早逝,但一直坚守妇道,已经四十多年了。现在家里女人刚结婚,但是没有受过好的教导,不懂女人的礼仪。班昭担心他们将来会让丈夫的家人丢脸,甚至羞辱他们的家人,所以他在业余时间写了这篇文章,希望他们能复制一份,并提供所有的帮助。
后七段是真实讨论的内容,被称为《女诫》的七章,分为卑弱、夫妻、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例如,第一章是关于女性应该谦卑、勤奋、完成牺牲,以获得良好的声誉;第二章是关于丈夫可以控制妻子的尊严,妻子善良可以服务好丈夫符合道德;第五章是关于男人可以再婚,女人不能再婚,丈夫是妻子的天堂,应该集中精力。
由此可见,班昭的《女诫》强调男尊女卑,妻子要服从丈夫。因此,虽然这本书在古代非常重要,文采非凡,但人们普遍认为它限制了过去中国妇女的思想和自由。
班昭图片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之一。不像妲己这样的妖女,不像武则天这样权势雄厚的女王,不像貂蝉这样的美女,她流传着千古的文采和道德。所以班昭的画像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突出的是她的才华和美德。
[img]63852[/img]
图片来自网络
班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才女之一。她擅长作赋。每次有珍宝,皇帝都会让她写;她也擅长写散文,两次疏散,一次帮哥哥班超请求回国,一次劝太后辞职回家,成功感动了对方。由此可见,班昭文采非凡,但真正能体现她才华的是她续写的《汉书》的八表,以及她的《女诫》。因此,在这种画像中,班昭要么手持书卷,要么手持毛笔,甚至在一些画像中,她戴着古代书生戴的帽子。
班昭不仅有才,而且有德,主要表现在坚守妇道上。班昭十四岁结婚,丈夫早逝,守寡几十年,言行一直符合礼仪。晚年的《女诫》七章能充分体现她的女性价值观: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 班昭是名门之后,从小就博览群书,气质是闺秀的那种。因此,在这种画像中,班昭穿着得体大气,经常手里拿着团扇,最著名的是明朝唐伯虎写的《班姬团扇图》。
@ 在2015年的电视剧《班淑传奇》中,班昭也是香港女演员田妞饰演的重要配角。因此,班昭的一些照片就是这些照片。
东汉女史学家班昭为什么要编女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