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水之战、赤壁之战、长平之战已成为中国古代三大战役之一。此外,飞水之战也是古代著名的少胜多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东晋将领率领约8万支军队,击败敌人890万支军队,奠定了南北朝几十年的局面。
[img]59468[/img]
图片来自网络
公元377年,东晋朝廷注意到前秦准备搬家,有进攻迹象,所以积极部署防守准备,著名大臣谢安负责五州军事,指挥长江下游部队,他推荐侄子,著名将军谢宣守卫北方防线,招募当地人民,训练精锐士兵,选拔刘牢志等著名将军为未来的战斗做准备。
378年早春,前秦首领傅坚派将军傅丕等人领导7万积极进攻襄阳,其他两支军队近17万,分三路围攻襄阳。慕容垂一举攻下南阳后,去了襄阳和傅丕回合。襄阳守军死守一年多后,终于告破。之后傅坚继续进攻。当时淮南遭到了剧烈反抗。谢玄五万精兵四战全胜,击败了傅坚。前秦不得不退兵。公元383年,傅坚对上次的失败不满,聚集了数百万军队大规模入侵。
东晋桓冲率兵攻秦,牵制秦军,傅坚手下傅融以25万大军为前锋,先行出击,后面有傅坚亲自率领的80多万大军,可以说是气势磅礴。前秦先锋先是在寿阳地区,然后派下属劝说谢石,派是襄阳守将朱序,但朱序在晋前,秘密提示谢石可以利用前秦军队没有聚集,先击败他们的先锋部队,否则等到数百万军队回来,谢石主动,收获,击败前秦先锋部队,前秦士气丧失,东晋数万人击败了80多万军队。
谢安,飞水之战
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人。他没有改变自己的面孔,平静而冷静。面对恒温的鸿门宴,他平静而冷静地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态度,这让恒温深感震惊,放弃了杀害他、夺取东晋政权的机会。后来,他在飞水之战中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华和冷静,这是一个永恒的名字。
[img]59469[/img]
图片来自网络
换句话说,正是前秦如火如荼的时候,前秦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领土。为了统一世界,傅坚大规模入侵东晋。前秦军队压力近20万,包围襄阳一年。最后,他突破了襄阳,打倒了秦淮。谢安没有慌张,也没有忙着派谢玄领兵,打败了前秦军队,振奋了士气。
之后,傅坚带着自称百万的大师南下,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决定世界。面对咄咄逼人的敌人,很多人都慌了,但谢安还是不着急。一方面,他让恒冲率领的10万精兵牵制秦军,让他们无法全力以赴。另一方面,他以谢玄为将军,与8万精兵正面对抗秦兵。谢玄转身攻打,面对百万大军。在主力到达前锋部队之前,他们一举击败了秦军的前锋部队。后来,他们在飞水河上击败了前秦军,留下了“战战战兢兢,草木皆兵”的故事。
当前线的好消息传来时,谢安正在和人下棋。面对这场大胜,谢安只是平静地说:“前面的年轻人赢了”,然后继续和人下棋。直到下棋的人离开,他才高兴地跳舞。
以少胜多的飞水之战
自古以来,对将军最大的荣耀就是能够打出一场以少胜多的精彩战斗。然而,这样的战斗很少。毕竟,在硬实力大大落后的情况下,用少量的力量击败远远超过自己的敌人是很困难的。即使你准备好了,你也不能赢得这场战斗,这取决于上帝是否帮助你,对手是否脑残。
[img]59470[/img]
图片来自网络
上面已经说过,以少胜多并不容易,那么为什么飞水之战能以少胜多,打出如此爽朗的胜利呢?要知道前秦当时有80多万士兵,而东晋只有8万精兵,差别很大。如果他们一拥而上,前秦几乎不可能输。但是前秦还是输了,一战输了国本,瞬间分崩离析,那为什么呢?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当时东晋主战派士兵意志坚定。虽然士兵很少,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很精锐,有很强的作战能力和出色的指挥能力。他们准确把握前秦的弱点,果断进攻。此外,南方人水性好,更适应水战。他们有飞水的自然危险,更容易发挥自己的作战能力。然而,真正决定战局的是前秦自己的错误。
首先,前秦统一北方后不多年。虽然表面上是统一的,但经过多年的战斗,国家物资储备不足,内部统治不稳定。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忙于战斗。如果我们能稳定十几二十年,让人们休息,然后攻打东晋,无论东晋的战术有多好,都很难赢。再来,傅坚就业不当,战略部署不当,长途战线太长,粮草运输麻烦,容易被偷袭。虽然总兵力远远超过东晋,但真正能与东晋作战的人并不多,即使有限,也不足以形成滚动。
谢安在飞水之战中的神奇技巧:[风声鹤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