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迟在古代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法。只有犯了十恶不赦或欺君大罪的犯人才会被凌迟处决。但是历史上有一个“皇帝”被凌迟处死了。这样的死法真的太神奇了,那么他是谁呢?
他被称为立皇帝的刘瑾。
[img]48200[/img]
网络配图
明孝宗在位时,刘瑾为王子朱厚照服务。他知道如何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他知道王子将来登基后,他日夜服务的太监是英雄,他的权力和财富很容易获得。因此,刘瑾尽一切可能取悦王子,为当时只有十几岁的王子服务。
公元1505年,即弘治18年,明孝宗因病去世,王子顺利到位,这就是明武宗。新皇帝宠爱了刘瑾、马永成、高凤等七位太监,被称为八虎,刘瑾则是八虎之王。在刘瑾的领导下,这些宦官千方百计鼓励武宗游玩享乐,而他们则专权霸气,隐瞒皇帝为非作恶。刘瑾最受武宗信任,在内宫任职,并负责京城精锐守卫部队。
第二年,担心国家的大臣们看到武宗被宦官忽视,纷纷劝诫。武宗一开始听不进去,直到被告知天象变了,上帝在警告他,武宗才说出来。武宗打算先把刘瑾贬到南京。刘瑾并非无能之辈,也从未将国事视为儿戏。历史上,刘瑾把奏章带回私家后,与姐婿礼部司务孙聪、华亭人张文冕商量参决,然后由大学士焦芳润色,内阁李东阳审核后颁发,相当谨慎。在使用过程中,他针对时弊,对政治制度做出了许多改变,并实施了一些新的法律。即所谓刘瑾变法。
[img]48201[/img]
网络配图
在一些相关记录中,对刘瑾的一些改革措施有了粗略的了解,包括建立内厂钳制东西厂的权利,时东厂、西厂缉事人四出,道路恐惧。晋复立内行厂。
刘谨用事期间,组织编撰了《通鉴汇要》,@ 调整了各省的科举录取名额,增加了陕西、河南、山西等西部地区的录取人数,减少了江西的录取人数。当时也有一些奇怪的措施,比如非正式的礼仪,让寡妇结婚,丧不葬者焚之等待,为时人所侧目。
刘进的专权混乱了政府,他的贿赂直接导致了地方矛盾的加剧,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限的灾难。官员们向他贿赂后,必须加剧对人民的剥削,迫使人民绝望,不得不反抗。安化王朱利用这个机会在正德5年(1510年)4月发动了一场叛乱。由于不受欢迎,叛乱很快就平静下来了。刘金被处决后仅仅几个月,刘六刘七起义就发生在首都。
武宗派都御史杨一清和八虎之一太监张永去于1510年4月平定安化王叛乱。平定叛乱后,杨一清与前来监军的张永商量除刘大计。叛乱平定后,太监张永利用献俘的机会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行和刘瑾的十七大罪行。武宗不禁大吃一惊,命令逮捕和审问刘瑾。明武宗在李东阳的帮助下,终于动了杀心。第二天,武宗亲自出马抄刘瑾的家。从他家里发现了数百万金银,还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在刘瑾经常拿的扇子里也发现了两把匕首,武宗见大怒,终于相信了刘瑾谋反的事实。
[img]48202[/img]
网络配图
经会审,刘瑾被判灵迟。同年八月,刘瑾伏朱结束了他的罪恶生活。明朝恶贯满盈的太监刘瑾被判处凌迟3357刀,分三天割完:刽子手先从胸口割10刀,然后对他大喊大叫,怕他晕倒,醒来后再割10刀。第二天,刘瑾忍不住气死了。第三天继续割尸,直到割了3357刀。在封建社会,除非谋反杀害父母十恶一般死刑犯要等到秋天霜降后,才能在冬至前处死。
这是符合时间的,春天万物生长时禁止行刑,也禁止捕杀幼鸟、鸟类和动物。但刘瑾是谋反的第一重罪,在秋天霜降到来之前就被判刑了。行刑结束后,被割下的小肉被受伤的人抢着买吃,一文钱一块肉。
闻所未闻:立皇帝刘瑾竟然被[凌迟]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