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321298[/img]
烧赤壁,头等功臣就是黄盖。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
在江表十二虎臣中,东汉末年名将排名第二,仅次于程普。
黄盖早年是郡吏,后跟随孙坚南闯北。
赤壁之战期间,黄盖前往曹营诈降,趁机以火攻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的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锋中郎将。
他的事迹也受到后人的广泛赞扬。小说《三国演义》描述了黄盖的角色苦肉计的故事。
[img]321299[/img]
黄盖一生战功显赫。
黄盖手刃西凉兵25人,早年攻打董卓时。
并被孙坚遣将磕营质问袁绍,战剑一出鞘吓得袁绍诸将胆战心惊。
孙坚战死,黄盖先后跟随孙策、孙权,披甲转战南北,冒死攻城略地。
为江东孙氏基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是江东国柱。
黄盖不仅是军事上的猛将,也是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官员,转任春谷县县长、寻阳县县长。
他前后任职的九个县,都平安稳定,又升任丹杨都尉,抑豪强济贫弱,使山越真诚归属。
因此,孙权常称赞黄盖南抚百越,北拒曹魏西结刘备,是江东国士之才,江表十二虎臣。
后来曹魏带兵南下,与孙刘联军对峙在赤壁。
黄盖提出了火攻战术,并亲自诈降。
战争当天,黄盖准备了几十艘蒙冲、斗舰,装满了工资草膏油,外用赤帘伪装,上插牙旗,在船后系上行走。
黄盖先向曹操投书通报投降,使曹军看到黄盖船来了,毫无戒备。
黄盖随后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乘风势影响曹军岸上的军营。
曹魏大吃一惊,愤怒之下,曹营诸将围攻黄盖,黄盖率领所有战斗,斩青州水军上将在战船上。
后来,中箭受伤掉进了水里。当他被救出时,伤势太重。江东军队认不出是黄盖,把他放在厕所的床上。
黄盖只有大声呼叫韩当,韩当发现他时,流着泪解开衣服,才能保住自己的生命。
尽管如此,曹操还是大败。
[img]321300[/img]
得知老将军受伤后,孙权、周瑜、鲁肃等都亲自探望痛哭流涕。
可以说,赤壁大战。黄盖献计火攻,亲身涉险,当记头功。
赤壁之战结束后,黄盖官到中郎将,任武陵太守。
公元219年,武陵发生蛮族叛乱,进攻城市。县里只有500人。黄盖大开城门,引蛮兵入城。进入一半时,他立即发动攻击,用大刀斩蛮将。
带领部门杀死数百人,收复失去的城市,杀死他们的领导人,让投降者在一个季节内平息所有的混乱,当地部落的领导人礼貌地对待他。
而黄盖更是忧国忧民,感叹东吴人才凋零速度加快,病重时,孙权谈到了江东人才的培养和发掘。
此时,江表十二虎臣已故其半,黄盖担心赤壁之战已经十年了,而江东这十年却没有多少将才。
十年后,东吴还能剩下多少将军,难免担心江东大业。
长沙后黄盖病逝。
[img]321301[/img]
知道后,孙权痛哭流涕,感叹东吴又失去了一位国士之才。
黄盖之在东吴地位显赫,让孙权敬其三分,主要是因为他为东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是因为他有远见。
为孙权提出建议,实际上是国士之才。
孙权为什么要尊重黄盖三分 原因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