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义军在位前十年,由于年纪小,母亲李太后代听政,太后将军政大事交给张居正主持裁决,实施了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社会经济大幅发展,为“万历中兴”。
万历怠政
但张居正死后,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朱义钧开始沉迷于酒色(一说是鸦片烟瘾)。后来因为立王子和内阁争执了十几年,最后干脆30年不出宫,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1589年,朱义钧不再出现,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曹署多空”现象;万历二十五年,右副都御史谢杰批评神宗荒于政事,亲政后政不如以前:“陛下孝顺、尊祖、好学、勤政、敬天、爱民、节用、听话、亲亲、贤贤,都不如以前。“以至于朱义钧在位中期后进入中心的朝廷官员不知道皇帝长什么样。于慎行、赵志高、张位、沉一贯等四位国家重要官员虽然担心政治事务,但无能为力,只能用几个太阳影子来打发值班时间。
[img]45731[/img]
图片来自网络
万历四十年(1612年),南京各道御史上疏:“台湾省空虚,诸务废堕,上深居20多年。如果你不接见大臣,世界就会有陆沉之忧。”。首辅叶向高说皇帝一天可以见两次福王。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十一月,“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几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囚犯被关在监狱里已经20年没有问过一句话了。他们在监狱里用砖头砸自己,在血泊中辗转反侧。
临江知府钱若庚被朱义钧投入诏狱37年,最后不得不释怀。他的儿子钱敬忠上疏:臣父37年...气血终衰..脓血淋漓,四肢臃肿,疮毒满身,更患脚瘤,步立俱废。耳朵既不为人知,眼睛既不见,手不能运,脚不能行,喉咙里还有点生气,叫不死,真的是死耳朵。首辅李廷机病了,连续120次辞呈,都得不到消息,最后他不辞而去。万历四十年(1612年),官部尚书孙丕扬,“拜疏自去”。41年(1613年),官部尚书赵焕也“拜疏自去”。万历末年的奏疏中说:“皇帝每天晚上都要喝酒,每喝酒都要喝醉,每喝酒都要生气。醉酒后,左右近侍稍违,即死杖下。”
万历三大征
虽然朱义钧的内政行为可谓荒谬,但在军事上,由于朝臣的精心训诫,他仍然保持着能干的本貌。他派兵调将,平定播州(遵义)杨应龙之乱的播州之战,平宁夏拜之乱的宁夏之战,抵制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和东北大片地区(奴隶干都司)的朝鲜之战,维护了明朝的统一状态,粉碎了日本入侵朝鲜的野心。这三场战争合称万历三大征。然而,尽管军事得到维护,朱义军还是派宦官以勘探采矿的名义到江南搜寻民用脂肪膏。人们抱怨,明朝的政治腐败达到了极端。
[img]45732[/img]
图片来自网络
矿税之害
神宗亲政后,开始表现出其贪婪的本性,“几年来,御用不给。今天的光,明天的太仆,浮梁的磁,南海的珠子,玩奇怪的游戏,巧妙的工具,日新月异的“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明神宗派宦官作为矿业监督税使,掠夺商人,一旦被认为地下有矿苗,房屋将被拆除,以便开采,开采不及时,附近的企业将被指控“盗矿”,必须支付所有的“盗矿”赔偿。无论矿山监狱走到哪里,人们都穷尽了钱,“鞭打官员,抄袭抢劫之旅,人民恨刺骨”,“他们的党直接进入人民的家庭,奸淫妇女,或者掠入税监局,士民公愤”,而“帝不问”成了明朝的一大恶政。首辅朱庚痛苦地说:“今天的政权不由内阁,全部移于司礼。在《请罢矿税疏》中,大学士沉鲤还指出,矿税“全部有司加派于民,以包赔之也”。田大益在户科给事中忍无可忍地批评他:“以金钱珠玉为命脉。”
万历二十五(1597年)至三十三年(1605年),矿税使内库银近300万,“半以助浮费,半以市珠宝”。更多的财产流入宦官的口袋。“从万历二十五年到万历三十四年,矿业监管税使向皇家内库提供560多万银,1200多万黄金,平均每年提供50多万银。飞食人,使世界上的人,剥皮吸髓,重足累息,使自然灾害破裂,山崩川竭”。万历二十三年,御史马经纶直言不讳地指责神宗“好货成癖”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说法主要来自当时公务员制度、矿山税、海洋税、茶叶税等工商税利益受害者。当崇祯听从公务员的建议,取消商业税,取代农业税时,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img]45733[/img]
图片来自网络
女真掘起
此时,东北女真族努尔哈赤崛起,成为未来中原帝国的隐患。1619年,辽东经略杨镐四路进攻后金,在萨尔浒大败,死亡4万多人,开原、铁岭沦陷,北京震动。朱奕钧用熊廷璧守卫辽东,屯兵筑城,才扭转辽东局势。然而,朱义军30年来的“断头政治”忽视了人事任免等重大事件,只在必要时处理政府事务,使大多数行政部门的运作停滞不前。论者认为,这种情况使明朝行政瘫痪。
明神宗朱义钧在位期间的功过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