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袁崇焕真的死于反间计吗?叛国谋反了吗?

明末,努尔哈赤成立后,金对明朝虎视眈眈,袁崇焕驻守宁远久攻不下。袁崇焕成了努尔哈赤的心脏病,死于抑郁症。努尔哈赤死后的第二年,他的子皇太极继承了他的遗愿,亲自率领人马攻打宁远。袁崇焕亲自监督战争,用大炮轰炸金军。皇太极见不是对手,只好退兵。袁崇焕虽然打了胜仗,但在朝中魏忠贤处处和他过不去。不但把功劳记在自己身上,还上书弹劾袁崇焕,一怒之下便辞官!后来明熹宗死后,崇祯即位,魏忠贤失势。朝廷重新启用了袁崇焕。命令他守卫边境,袁崇焕回到宁远。有一次,东江总兵毛文龙发生冲突。他拔出崇祯给他的尚方剑杀死了毛文龙。此时,皇太极知道宁远由袁崇焕重兵守卫,得不到便宜,于是带兵绕过宁远,从河北攻打明都北京。一路上没有障碍,他直接杀了北京。袁崇焕听到消息,迅速带兵救援,击退金军。

[img]41511[/img]

皇太极退役后,朝廷的一些阉割党到处散布谣言,称金军饶道进京是袁崇焕引来的。弹劾袁崇焕说,他擅自杀害了总兵毛文龙,无法保护国家。皇太极听说这件事,借此机会在俘虏的太监面前故意使用反间计;“我已经和袁崇焕谈过了。”。然后故意放开太监,太监回宫在皇帝面前再次讲述了金军的故事。崇祯大怒:他把袁崇焕打进了监狱。第二年下令杀人。

从表面上看,袁崇焕是在皇太极的反间计中被杀的,但不是。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圣旨:【甲骨文以袁崇焕为代价无效,专攻欺隐,以市米为代价偷钱,以谋钱为代价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力遣散,在薄薄的城市下潜携喇嘛,坚持入城,各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示,依法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在2000英里外,余俱释不问】。大概意思是:当时袁崇焕是辽东军事部尚书总监,本来派你去看皇太极,怎么能让他跑到北京?他还斩断了毛文龙,以怕下属叛变为由向朝廷要钱,皇太极兵临城下,你却要坚持进城修养。你想谋反吗!

读完圣旨,你会发现欺君通敌谋反的罪给袁崇焕!皇太极的反间计最多是临门一脚。崇祯皇帝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圣旨?

[img]41512[/img]

崇祯皇帝是孤家寡人。面对高度集中的皇权,崇祯只能相信自己。面对手里拿着重兵的袁崇焕,他非常小心。当时皇太极攻北京,袁崇焕忙着带兵守卫北京大师。为了稳定袁崇焕,崇祯皇帝召见袁崇焕,赏赐御用酒菜和貂皮慰问袁崇焕。袁崇焕长途奔波,疲惫不堪,请求入城休息,但遭到拒绝。为什么,触及皇权底线,金军退役后,魏忠贤的余党攻击他,加上皇太极使用反间计。总有人对此负责。皇帝把袁崇焕打进了监狱!史称【自己的变化】

请注意,袁崇焕进监狱后没有立即处死。第二年才被杀!也可以像孙传庭一样重新启用。崇祯皇帝想杀他还是皇权!

袁崇焕下狱后,他的祖大寿不听朝廷的调度。后来,袁崇焕在监狱里给祖大寿写了一封信。只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反映了袁崇焕军阀的特点。嘿!不要杀了你,杀了谁。

袁崇焕的最后死亡也与党的纠纷直接相关。东林党和阉割党认为,在他们击倒对方的最佳时期,他们把袁崇焕的脏水泼到敌人的党身上。扩大[自己的变化]的利益。因此,袁崇焕事件受到高度关注。不仅阉割党误国,事实上,东林党也是如此。东林党加剧了明朝的灭亡。与现在相比,东林党充满了胡说八道,非常像现在的喷雾狗!

[img]41513[/img]

袁崇焕最终被活割,崇祯皇帝下令砍1200刀。一代名将死于这样一把刀,死后被人们骂为卖国贼。明末,张岱的《石匮书后集》记载袁将军被凌迟,
“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吃之。刽子乱扑,百姓争钱买肉,瞬间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与烧酒生啮,血流齿颊,犹唾不得。捡骨头的人用刀斧打碎了骨头和肉...袁将军没有死在老对手皇太极的手下,而是死在崇祯皇帝的刀下,不顾一切地保护着他,以及人民的唾弃。...谁会认为他死后也代表了明朝的结束!


袁崇焕真的死于反间计吗?叛国谋反了吗?袁崇焕真的死于反间计吗?叛国谋反了吗?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解密:明末皇帝崇祯凌迟处决袁崇焕有什么隐情?
  •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行经法场前,刽子手一刀一刀割肉。可悲的是,沿途的人非常讨厌辽东的鞑靼人,更讨厌汉奸。因此,富裕的家...

  • 明朝抗清大将袁崇焕被奸臣陷害,死于冤屈
  • 广东省东莞县人(广西藤县人)出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35岁中进士,官授福建邵武知县。 袁崇焕为官廉洁闲暇,专心研究兵事,经常...

  • 袁崇焕曾被称为大明炮神: 最后却被千刀万割
  • 袁崇焕可以说是大明炮神。有了他,清朝的野心总是成为妄想。即使是3000军队对强大的10万军队,袁崇焕仍然守卫着国家,让敌人...

  • 揭秘:十七岁的崇祯是如何扳倒九千岁魏忠贤?
  • 皇帝即位后,免不了就得进行一些册封之类的活动。1622年,明熹宗朱由校封12岁的弟弟朱由检为信王。朱由检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

  • 明末亡国之君:崇祯皇帝朱由检凄凉的一生
  • 明思宗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君王,他不同于一般的亡国之君,明思宗朱由检有着很强的气节,同时也将自己一生献给了大明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