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王位的斗争一直是一个无休止的话题。每一代无数的王子都在为王位而奋斗。王子是否能成为王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王子的个人能力、长辈、大臣的支持等。但最重要的因素取决于他是否能得到父亲和皇帝的爱。
对于普通的王子来说,赢得父亲和皇帝的爱只有两种方式:1。他们的母亲受到皇帝的宠爱,所以他们也得到了父亲的关注和爱。2.是为了赢得皇帝的爱,父亲和皇帝看到他们的能力实际上是争夺王位最重要的事情。
[img]40743[/img]
但是如果你真的不能赢得父亲和皇帝的青睐,你就不能成为王子吗?那可能不是真的。还有一条迂回的路线,那就是生一个好儿子,让他为自己赢得皇帝的青睐。如果爷爷喜欢这个孙子,那么,为了让孙子在未来继承,他只能让孙子的父亲成为王子。
明代明仁宗朱高炽就是一个典范。虽然他是明朝成祖朱迪的长子。早在朱迪还是燕王的时候,朱高炽就被立为世子。但当朱迪成为皇帝时,他不愿意立朱高炽为王子。为什么?朱迪很不喜欢他。
朱高炽性格仁厚,不够强硬。在强人朱迪眼里,朱高炽的仁厚说白了就是懦弱,所以很不开心。毕竟明朝虽然有“立长不立贤”的规矩,但朱迪是谁?他敢夺侄子的王位。他还在乎什么规矩吗?@ 假如他不想以朱高炽为王子,谁也拿不到他。但最终,朱棣还是立了朱高炽为王子。为什么呢?当然,朱棣并不渴望爱子,而是朱高炽生下了一个好儿子朱瞻基,他深受朱棣的喜爱。
[img]40744[/img]
朱瞻基是一位文武全才,充分结合了他父亲和祖父的优势。他既有父亲朱高炽的仁慈和优雅,又有祖父朱迪的勇敢和果断。可以说,他生来就是皇帝的好胚胎。朱迪也非常喜欢他。为了培养他,他不仅指定了最好的老师,教他文化知识;他经常带他出去打仗,陶冶他的勇气。
朱高炽是前朝的王子,他的大臣们多次请立。就连朱迪的母亲和弟弟周王也亲自写了一封信,但朱迪没有同意。然而,大学士解缙的话让朱迪下定决心以朱高炽为王子。解缙是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他19岁了,但他太傲慢了。他经常冒犯他的同事。为了保护他,太祖朱元璋让他父亲带他回家。“大器可以晚成。十年后我用你还不算晚。但仅仅八年后,朱元璋就死了。朱棣曾私下问解缙太子候选人,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成祖不应,解缙又说:“好圣孙(即指朱瞻基)。成祖听了这话,连连点头,于是于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立朱高炽为王子。但解缙却因此得罪了朱高旭,并给自己带来了杀人之后。
[img]40745[/img]
朱高炽被立为王子后,朱棣还是很不喜欢他,各种批评责难不断,要忍的地方几乎无处不在。他批评刘观被朱迪训斥,忍受;面对兄弟朱高旭的诽谤和诬陷,他应该忍受;杨溥等忠臣被关了10年,他不得不忍受;即使是安插在他身边的宦官也经常向朱迪报告他的过失。他必须忍受,并强颜欢笑。他不能有任何不满。。。毫无疑问,朱高旭和他的兄弟朱高迅做不到这一点@ 获胜的人只能是朱高炽。
永乐二十二年,中秋节。北京紫禁城。在礼部的安排下,文武官员在五拜三磕头礼物后前往承天门外,等待盛大的登基仪式开始。46岁的中年胖子朱高炽穿着和朱迪一模一样的皇帝服装,一身脂肪,步履蹒跚地爬上了奉天殿的宝座。这时,周围一片寂静,紫禁城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
父亲凭子贵!胖皇帝只有儿子才能反击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