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朝廷的暴虐使人民苦不堪言。更让人气愤的是,欺负人民的不仅仅是蒙古帝国的贵族,还有当地的一些汉族贵族更是趋炎附势,狐假虎威。蒙古人压榨一些高官贵族,他们就去压榨人民,人民并不只是讨厌那些贪官。因此,元末的农民起义军遍布世界各地。最后,以朱元璋为首的势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明朝。
[img]36980[/img]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双亡的年轻人不得不走遍世界,因为贪官。为了谋生,朱元璋想吃饭,做和尚,最后走上了反抗元朝暴虐统治的道路。当这样一个平民皇帝成为世界的统治者时,人民的希望就来了。
如何理解作者的观点?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解释:纵观中国历代的建立,中国在周朝有800年的历史,在汉朝有400年的历史,在明朝有200年的历史。在这三个朝代中,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开国皇帝来自群众。当领导者了解群众的需求,为群众制定政策时,领导者可以得到群众的支持,他们建立的朝代可以长期稳定。
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土地并购已经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时期,社会贫富差距已经到了极端。底层人民无法突破阶级限制,像朱元璋一样飞翔。如果朱元璋不考虑人民,他将成为后世的洪秀全,明朝也不可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国力。因此,朱元璋对贪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
据说洪武十八年来,溧阳县有一位名叫潘福的富商。这家伙是黑白相间的。他不仅在政府里养了几百名打手,还与溧阳县县长李高勾结,巧妙地命名,向当地人民筹集资金。当人们看到他用手遮住天空时,强壮的龙无法压制这条地头蛇。他们只能生气,不敢说话。
[img]36981[/img]
这时,潘富为了拉近与县长李皋的关系,用搜来的钱买了一个苏州美女送给他。李皋看到那个女人很漂亮,心里很开心。经过一番云雨,为了避嫌,她把这个女人安顿在潘富府,等待以后再来幽会。可笑的是,李皋走后,潘福不知道该怎么想。他突然改变了原来的想法,把这个漂亮的女人当成了妾,不再给县长了。县长李皋知道后,心里很生气,但为了一个女人翻脸并不容易。此外,潘福在当地有很大的力量。如果事情发生得很大,他将不可避免地失败和受伤,所以他无能为力,忍气吞声。
县长的行为无异于增长别人的野心,摧毁自己的威望。潘富越来越傲慢,对人民没有任何禁忌。公然是勒索。如果有人敢反抗,潘富不怕任何国家法律。他是国家法律,叛军半死不活。因此,当地人在谈论潘富时脸色苍白,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img]36982[/img]
终于有一天,一个叫黄鲁的年轻人爆发了。他去了首都,向朱元璋起诉。朱元璋知道自己治下了这样一个对富人不仁的家伙。他立刻怒不可遏,立即下令抓捕潘福。出乎意料的是,潘福的力量真的很大。朝廷的命令一下来,他就听到了风声,在平日聚集的党羽的帮助下逃跑了。
朱元璋才意识到,官员的保护和富商的勾结已经敢于与朱元璋作对,于是他决心铲除这股势力。他命令参加围攻的200多户人家全部被杀,没有家产;沿途藏潘福、帮他逃跑的107户人家,全部砍头示众,抄没家产充公。涉黑官员全部下台,处以极刑。朱元璋的“利剑行动”以一种宁愿错杀一千也不愿放过一个的态度,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人们更喜欢这个和他们出身一样的平民皇帝。
朱元璋打击官商勾结有奇招:当众杀光涉黑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