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5年1月19日,一个年轻的生命诞生在一个寒冷的日子里,纳兰家族的血液——一个富裕而显赫的家庭流淌在他的身体里。父亲,纳兰明珠是权倾朝野的宰相,母亲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一品高明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属于正黄旗,是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氏之一,后人称之为叶赫那拉氏。纳兰容若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台石,金台石的妹妹孟古嫁给了努尔哈赤为妃,生下了皇太极。也就是说,整个纳兰家族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img]35343[/img]
纳兰容若是明珠夫妇的长子,原名成德,后避皇太子胤仁的忌讳,改名性德,字容若。他是一个吸引了无数美女的才子。他小时候就被称为“神童”。他14岁就在北京出名,18岁就在考试中举人。在外人眼里,他前程似锦,必将在朝廷有所作为。但他偏偏如一枝孤独于世的寒梅。他讨厌繁华的喧嚣,世间的烦恼,富丽堂皇的明府后花园掩盖不了他内心的荒芜,美丽的春光让他感到越来越孤独。比他大一岁的康熙非常欣赏这位才子,把他提拔为身边的侍卫,经常邀请他一起品茶煮酒,吟诗作对。但他毕竟不是“人间富贵花”。这样的崇高荣誉只是一种负担。他宁愿邀请三五个朋友一起看陌生的花,听春天的鸟鸣。宁愿和一个红颜知己住在篱笆院子里,静静地守着四季炊烟。有人说他和贾宝玉有些相似,同样才华横溢,同样讨厌官场的阴谋。上帝还给了他一个像黛玉一样钟灵玉秀的女人,让他在自己的心里种下第一朵花。
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很快就意识到了他们的事情。我父亲坚决反对。大家都知道,陪伴容若走完人生巅峰的绝不是无父无母无家无势的表妹。容若想娶的应该是名门望族,应该是皇帝赐予的。后来,在父母的阻挠下,容若再也见不到表妹了,即使容若用绝食抗议,纳兰明珠夫妇也无动于衷。最后,容若从一个女仆那里得知她的表妹已经被送到宫殿参加才艺表演。皇帝似乎非常喜欢素净如荷。虽然这位8岁登基、14岁亲政的天子让容若从心底叹息,但一想到心爱的女人被抱在怀里,容若的心就完全冷了,就像一个寒冷的月亮,无尽的悲伤。命运最终让他们在风中散去,那些美好的时光,长满了苔藓,埋在时间的间隙里,伴随着他的爱,永远枯萎。
[img]35344[/img]
与表妹的关系结束后,容若得了一场寒病。在睡梦中,他无法呼吸,但他似乎享受着疾病带来的痛苦,也许是为了纪念他和表妹难忘的爱。也许是为了逃离世事纷扰的红尘。这种病,容若耽误了殿试,在身体逐渐好转的过程中,他以为自己该放下了,他想让自己好起来,重新找回自己,拾起一个男人在文字中的宏伟抱负。即使不求青史留名,也要为自己的心,在厚厚的书卷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容若花了两年时间,汇编成《通志堂经解》。这本书一问世,就轰动朝野。纳兰明珠此时认为是让容若结婚的时候了,一方面可以让他忘记表妹,另一方面可以让容若在官场上更加顺利。
[img]35345[/img]
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卢氏很快就嫁给了容若。卢知道容若心里有个女人,但她不在乎。她只想成为他身边的注脚和渡轮人。她愿意用她柔软的心融化男人内心的冰。她的温柔让容若干枯的心田盛开了第二朵花。她优雅而安静,气质如兰,她似乎能看到他灵魂背后的无助,理解他内心的忧郁和悲伤。容若经常和她一起去湖心划船赏月。他们非常喜欢这种平静的日子。平静就像一朵墨菊,静静地倾吐着不同的香味。
然而,在官场,如果容若经常情不自禁,他会和皇帝一起出去,去雄伟的沙漠戈壁。离别时,他们“牵着手看着眼泪,却无语地哽咽”、“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沙漠在断肠声中孤烟”。
他是著名的多情公子 也是富贵花丛中忧郁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