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三国时期魏国人,家乡位于今天的河南。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有许多优秀的诗歌,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也是一位思想家,在思想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img]28693[/img]
图片来自网络
阮籍的父亲是阮宇,是历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也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阮武,他的族父,也是他的族兄,学识渊博,既是阮籍的知己,也是阮籍的老师。阮籍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独自抚养他。失去父亲后,阮籍的家庭越来越贫穷。因此,阮籍从小就非常勤奋地学习。再加上他出色的天赋,他可以在八岁时成名。阮籍喜欢学习儒家经典,以那些不欣赏荣华富贵、品行高尚的古代贤者为榜样,在政治上也颇有济世之志。而且阮籍在学习文学的同时,还学习武艺,真的可以称之为文武双全。
阮籍也进入了仕途。然而,他一生中第一次进入仕途是被迫的。他拒绝了当时担任太尉的蒋济的邀请。然而,在大家的劝说下,阮籍并不容易推卸责任。他别无选择,只能同意。他勉强上任后不久就辞职了。阮籍后来担任尚书郎等职。
阮籍在诗歌和思想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性格高尚,才华横溢。他促进了五言诗的发展。他的优秀诗歌仍在世界各地流传,他的思想和行为在历史上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阮籍丧母
阮籍失去母亲的故事在历史上相当有名,尤其是当他母亲去世的消息传来时,阮籍坚持下棋,在母亲去世后喝酒吃肉的行为备受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是不孝的行为。根据世俗的仪式,他们不能在父母葬礼期间喝酒吃肉。阮籍的行为应该受到批评,但也有人认为阮籍不是不孝,而是这些行为是他真实气质的表现。
[img]28694[/img]
图片来自网络
阮籍失去母亲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阮籍的母亲去世时,有人告诉阮籍这个消息。当时阮籍正在和别人下围棋。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他脸色铁青,继续下棋。听到母亲的死讯后,和他下棋的人想停止下棋,阮籍不同意,他坚持要分胜负。下棋后,阮籍喝了几口酒后,突然大哭起来,甚至吐了几升血。
父母葬礼期间,根据世俗礼法的规定,他们不应该喝酒吃肉,但阮籍在母亲葬礼期间喝酒吃肉。当他母亲被埋葬时,他喝了两桶酒,然后告别了母亲的尸体。他太伤心了,哭了,甚至吐了血,
阮籍的母亲去世后,裴楷去阮籍家哀悼。看到阮籍有点醉醺醺的,他忍不住上去打招呼。相反,他走进灵堂哭泣。当他离开时,裴楷仍然没有打招呼。后来,有人问裴楷:“一般来说,只有在主人家开始哭泣和哀悼后才开始哭泣和崇拜,但当时阮籍的主人没有哭。他为什么要哭?对此,裴楷回答说:“阮籍讨厌世俗礼法,但我并不讨厌那些,我还是要遵守那些礼仪。”
一般来说,从阮籍失去母亲的故事来看,阮籍虽然行为有点奇怪,但他并不是一个不孝的人。相反,他从小就依靠母亲。他非常爱孝顺他的母亲。那些看似不礼貌和法律的行为实际上只是他真实气质的表现。
对阮籍的评价
阮籍是魏晋时期相当浪漫的人物。他才华横溢,野心勃勃,但谨慎,懂得适应,至尊至孝,性格不羁,行事坦率,不受礼法约束。综上所述,阮籍是个真性情的人。
[img]28695[/img]
图片来自网络
阮籍和其他六个人一起被世人尊为竹林七贤。由此可见,阮籍本人才华横溢,更不用说他优秀的诗歌了。阮籍的父亲是世界著名的作家阮宇。因此,阮籍受家学的影响,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也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他的《咏怀》不仅促进了五言诗的发展,也成为当时诗歌的代表作。
阮籍虽然雄心勃勃,但谨慎,懂得审时度势。魏晋时期,曹魏和司马之间不断发生冲突。阮籍作为当时非常有名的贤者,会被双方吸引。在两个家庭之间,阮籍说话更谨慎。毕竟在这样的乱世里,只有隐藏自己的人才能顺利生存。
阮籍对礼法相当轻蔑,行为也相当坦率不羁。当时司马昭虽然不是晋朝的皇帝,但他的地位和权力堪比皇帝。因此,由于司马昭的势头,其他人在司马昭面前相当恭敬。他甚至坐在宴会上,不敢放松。只有阮籍子在宴会上喝酒唱歌。他似乎不把司马昭放在眼里,这说明他的性格是不羁的。
一般来说,阮籍这个人相当懂得为人生存之道,为人处世虽有怪异之处,但也可以说是真性情的表现。
阮籍为什么在丧母期间喝酒吃肉被称赞为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