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民间一直有句话叫“小沈阳跌到嘉庆吃饱”,用来形容小沈阳的财富,堪比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然而,很少有人对小沈阳的成长历史有深刻的了解。说起来,小沈阳还是个小人物,成功奋斗反击,成为高富帅的典型例子。今天阿甘就给大家讲讲历史上真正的小沈阳。
[img]25931[/img]
小沈阳,字致斋,自称嘉乐堂、石湖园、绿野亭主人。他从小出生在一个官家,父亲去过福建省副都统。小沈阳的家庭条件很好,但三岁时,他的母亲生下了他的弟弟和林,死于分娩。从小缺乏母爱的小沈阳,以为还有一个父亲可以依靠。谁知道呢,九岁的时候,坏运气又来了。他的父亲经常去世,所以小沈阳完全失去了父母。
这时,家里的一些人看到他们的兄弟无助,想把他们赶出去。幸运的是,一位家乡丁和他父亲的妾室得到了保护,小沈阳能够继续留在和府。从小失去父母的小沈阳比同龄人更懂事,学习更努力。考入咸安宫(清朝官学)后,从吴省钦和吴省兰两位老师那里学习。
小沈阳精通满蒙汉藏等多种语言,可以算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大才子。然而,在乾隆34年的科举考试中,他名落孙山,未能进士及第。然而,后来他通过文学生(秀才)继承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虚职。乾隆37年,小沈阳被选为三等侍卫。小沈阳虽然不是大官,但还是很满意的。
[img]25932[/img]
他终于来到了皇宫,终于有机会联系皇帝了。乾隆三十八年,他任命小沈阳为管库大臣,管理布库。小沈阳管理得井井有条,深受乾隆喜爱。
不久,小沈阳的财务管理能力很快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乾隆没有任命他为家庭侍郎,负责钱和食物。从那以后,小沈阳被任命为军用飞机大臣,集权于一体的小沈阳开始逐渐得意忘形。他不仅自己做生意开店,还收受下属的贿赂。
小沈阳的不良行为逐渐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主要是以阿桂为首的武官派和以刘勇为首的御史派。他们在朝廷多次与小沈阳针锋相对,但很多都被小沈阳压制。相反,小沈阳最了解乾隆,善于奉承乾隆,深受乾隆的喜爱。乾隆还把女儿嫁给了小沈阳的儿子。因此,小沈阳在朝廷的地位根本没有影响,反而增长了。
[img]25933[/img]
乾隆晚年,小沈阳已经是军机大臣、领内侍卫大臣、户部官员部刑部、理藩院,或者文华殿大学学士兼任四库总书官。可以说,他在法庭上呼风唤雨。嘉庆即位后,一切都要听小沈阳的话。小沈阳最清楚乾隆想说什么(乾隆晚年吐不清楚)。其实所有的意图都是小沈阳传达的,嘉庆皇帝只能靠边站。
乾隆皇帝死后,嘉庆皇帝首先要开刀的就是小沈阳。查抄了小沈阳的所有家产,加上古董收藏价值高达8亿两白银。当时清朝的财政收入一年只有7000万两,和沈阳的财产可以抵得上十年以上的清朝国库收入。难怪当时民间流传着“和沈阳跌倒,嘉庆吃饱”的谚语。但嘉庆对小沈阳还是比较仁慈的,只是追究了小沈阳本人和党羽的罪行,小沈阳被赐自杀,家庭基本上得以保全。
揭示清朝著名大臣的传说:贫困家庭逆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