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只知道喝酒的他竟然能成为名相!就连皇帝也服从了他

《汉书》中说,萧何刚去世,远在齐国做郡丞的曹参让下属赶紧收拾行李,说马上就要当宰相了。不久,他得到了任命令。这也说明曹参是朝廷的内定候选人,也说明萧何临死前与惠帝人事讨论的虚伪。

曹参加了小何和刘邦,是沛县的老乡。他有军事背景,一直是齐国的总理。在那里,他先学儒家,后来向高人学道家无为而治,其实就是“休养生息”。在这项政策的指导下,齐国一直稳定和谐。

[img]427186[/img]

曹参担任总理后,他整天无所事事,一切都按照萧何既定的规定办事。选择分封国和朝廷的官员都是以诚实和诚实为条件的。不需要任何精细、名称和发展的人。每天的大事就是喝酒。士大夫和各级官员看到曹参这样都来劝他们。每次来,曹参都会安排酒招待。如果客人想说话,他们会劝他们喝酒。他们什么也说不出来就放弃。

丞相府的后院就在政府公务员宿舍旁边。受曹参无视政治事务的影响,这些汉代公务员整天喝酒唱歌。相府工作人员安排曹参参观后院。果然,他们听到那些人在喝酒。工作人员非常高兴。他们希望曹丞相能立即下令抓住他们。结果曹参不生气,安排宴会,叫隔壁的公务员一起喝酒唱歌。

[img]427187[/img]

惠帝不高兴,以为曹参靠老卖老,欺负自己年轻。让人问曹参:“高祖刚死,惠帝又年轻。你是丞相,每天喝酒不干事,这是忧国忧民的榜样吗?曹参怒不可遏,把提问的大臣打了200棍。骂道:“天下事,你小子不配问。惠帝上朝时指责曹参,我让人问你。曹参反问道:“你觉得你比高祖好吗?汉朝以孝治国,惠帝当然不敢胡说八道,只好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在哪里比得上高祖?曹参又问:“那你觉得我比萧何丞相怎么样?惠帝不礼貌地说:“好像也有点不如哦。曹参总结道:“你说得对。高祖和萧何平定天下,制定的条款还在,我们遵守他们的教诲做事,那肯定不会出错,你说对吗?惠帝听了,别无选择,只能说:“好吧,按你说的去做。”

[img]427188[/img]

曹参就是这样,无功无过,活了三年,死了。这就是成语“萧规曹随”的原因。曹参是个聪明人。在这个严刑重法、朝不保夕的大汉初年,他用一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谬论堵住了年轻皇帝的嘴。无论是休养还是萧规曹随,都只是明哲保身的借口。“日饮酒”、“忽视事物”,让他没有更多的把柄和错误。萧何看得太多,曹参看得太多,灭族的名人,抄家的老朋友,弃市的大臣,逼反的将军,萧何也看得太多,萧何尽了最大努力,更别说曹参了?活着是皇权生杀夺夺的时代最充分的理由。


只知道喝酒的他竟然能成为名相!就连皇帝也服从了他他只知道喝酒可以成为名相!连皇帝都服他了

,,,,,

  • 嫉妒天才:三国历史上三位英年早逝的统帅级将领
  • 三国是时代的大舞台,文臣武将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出各自的才华,只要有能力,就不愁英雄无用之地。特别是在鼎足之前,三国人...

  • 宋太祖选帅用将之道:大胆放权用人无疑
  • 宋太祖用人之道:北宋王朝逐渐统一中国,平定边境,离不开一批战功赫赫的名将。在这些名将中,曹彬被后人视为“宋良将第一”,...

  • 曾经是康熙密探的曹雪芹祖父 赋予其特殊政治任务
  •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1658-1712年)和康熙一起长大。曹家是皇室的奴隶。曹寅比康熙小4岁。他是康熙的伴侣,16岁时入宫为皇室前卫...

  • 立下汗马功劳周培公为何会落得发配边疆的下场?
  • 周培公是清朝历史上的大臣,他一生为大清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康熙王朝》播出之后,对于周培公的议论就一直不曾断过,...

  • 这十个令人钦佩的男人实现了汉朝的辉煌和霸道
  • [img]119549.jpg' /> 第一张良。雇佣杀手以重120斤的铁椎为武器,刺杀秦王,拉开反秦序幕,帮助刘邦建立汉代基础,...

  • 你知道曹家将军吗?他平定吐蕃死后皇帝罢朝两天
  • 在整个宋代,曹斌是唯一能享受太庙的人之一。毕竟曹斌是大宋开国的名将。在北宋统一战争中,他伐北汉、灭后蜀、平南唐,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