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古代皇帝通常会惩罚九族犯罪的大臣。历史上有很多人被杀了九族,但明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臣被杀了十族。他是方孝茹,也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
方孝茹,字希直,被称为“郭成先生”,年轻聪明,6岁能写诗,人才出众。后来,他拜宋连为师,受到宋连的高度重视。曾任汉中府学教授、翰林侍讲、侍讲学士,后晋升为文学博士。建文帝朱允文的老师。
[img]422952[/img]
后人对孝茹的评价很高。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称之为“天地正气”;黄宗羲说他是“有明诸儒之首”;胡适说他是“殉道的伟大人物”;郭沫若说他“骨卡千秋”。观方孝茹一生,有很多可敬可叹的地方,我也很尊敬。然而,除了他的“骨卡之士”之外,它还揭示了他儒家思想家的迂腐和固执。
方的仕途始于洪武皇帝朱元璋,他的才华直到洪武十五年(1382)被东阁大学士吴沉等人推荐,才引起朱元璋的关注。
据史料显示,他当时应征到京,在奉天门奉命作《灵芝》、《甘露》这两首诗,很符合朱元璋的意思。在宴会上,朱元璋故意叫人“倾斜几件事,试着做人”。结果,方孝茹“坐在后面”。朱元璋对自己端庄的举止和渊博的知识非常满意,所以他有“将来帮助子孙”的意思,并“把礼物送回家”。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方孝茹在家学习和说话。
方孝茹因人争议受词连,政府籍其家,武装抵押北京追究罪行。这时,朱元璋救了他。他在名录中看到了方孝茹的名字,“特名释放”,后来被推荐为任建文帝的重要谋臣。
明史说:“所有的国家大事,(建文帝)都会坐前回答。”。呵呵,幸运的是,朱元璋还有很好的记忆力。否则,建文一朝有方孝茹的辉煌,为什么会被“株十族”告终?人生的祸福真的说不清。
[img]422953[/img]
建文之初,方孝茹任翰林侍讲学士,“值文渊阁”。毫无疑问,他是建文帝的重要谋臣。朱迪“靖难”的时候,方孝茹自然愤慨地说:“所有的圣旨都是出其手的”。用他的文采写这样的文章一定很好看。
然而,他在处理朱迪叛乱的过程中犯了很大的错误。具体表现有三件事
1、建文第一年,当燕王反叛时,建文帝和方孝茹并没有把朱迪放在眼里。认为燕王一角的士兵很难翻天覆地。善良迂腐的建文帝朱云文甚至给了他一个奇怪的神话。没有人能伤害他的叔叔朱迪,以免背上杀叔叔的名字。朱迪一路唱歌,从不受伤。
2、他推荐了叛逆的指挥官,他的好朋友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龙。正是这个混蛋不仅打败了战争,还打开了金川门迎接小偷。在此之前,有人对建文帝李景龙有异志,但“帝雅相信孝顺,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坐在开门的变化中,不可避免地会误入歧途”(明江清的《江的秘史》)。当方孝茹最终醒来,强烈要求建文帝杀死李景龙时,一切都为时已晚。
3、第三,朱棣军渡过长江。当南京危在旦夕时,方孝茹又做出了最臭的举动。方孝茹主守城市帮助士兵。他甚至说:“即使事情不好,当一个死亡的国家”,他想让皇帝奖励他的死亡。可以看出,这是非常迂腐的。结果,李景龙开门迎接朱迪,建文帝在火中消失了。
[img]422954[/img]
燕王朱棣攻入南京,文武百官投降,只有方孝茹不降,燕王命令他写名单文诏告天下:“燕王为了保护明朝江山而攻入南京城。方孝茹写的是“燕贼篡位”。燕王大怒地问:“你不怕灭九族吗?方孝茹回答:“灭十族怎么样?燕王听后大怒说:“好!我会灭你十族。但转念一想,只有九族,哪有十族,想来想去,他有老师和学生,即使是上一族!历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就是涉及无数人,杀害800人。
儒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受到人们的尊重。
他是朱允炆身边的重臣 为什么最后被杀十族?